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發布日期:2005-09-01更新日期:2005-09-01

【哈燒專題】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2009年,世界運動會就要在高雄登場。

  屆時,艷陽高照的7月南台灣,將有34項刺激的運動競賽在各地輪番上陣;3000多位全球的頂尖選手,在艷陽下競逐夢想;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媒體、數以萬計的運動球迷,群聚高雄。開始他們認識台灣的第一步... 

  不只如此,4年後的高雄世運,更是所有台灣人民的期待與希望。對於台灣、對於參賽選手,世運,意味著的,除了是一場運動競技的盛典,一個踏入國際舞台、展現國力的時刻,一個行銷台灣品牌、高雄形象的契機,更代表著一個自我追求、蛻變創新的目標。

2005世界運動會閉幕典禮陳市長由IWGA會長Ron Froehlich手中接下2009世運會的主辦會旗,正式宣告第8屆世運會由高雄市承辦。
2005世界運動會閉幕典禮陳市長由IWGA會長Ron Froehlich手中接下2009世運會的主辦會旗,正式宣告第8屆世運會由高雄市承辦。

  但一場足以令高雄驕傲的2009世運,不只需要政府準確的願景與策略,堅持向前的精神,最重要的更在於全民的認同與加入!

  因此,舉凡高雄爭取舉辦世運的歷程、策略與願景、世運歷史與運動項目的介紹、台灣世運選手戰力分析、高雄為舉辦2009世運所作的努力與建設推動、甚至2009世運將可能為高雄帶來的效益等問題,本專題都將一一為您做詳細完整的報導,希望藉此開啟您對於20009世運的了解與參與!

  四年時間不長,從現在開始,我們已經進入倒數的階段。

  熱情的你,也請快快準備好,和我們一起迎接這場即將席捲全球的運動盛會吧!

【哈燒專題 2009世運 賽會篇二】2009世運 台灣戰力分析

文/崔家琪 圖片提供/教育局

  運動賽會講求「實力」原則,如何在2009年交出一張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對身為主辦國的台灣不免也構成壓力。台灣從第一屆世運會開始,每屆都不缺席,獎牌也沒有落空,7屆比賽一共拿下正式賽16金16銀17銅、示範賽2金1銀,其中以第5屆的正式賽4金3銀3銅最佳,第6屆3金3銀5銅在參賽國中名列第13,排名甚至在中國之前,創下有史以來台灣在大型國際綜合運動賽會超越中國的紀錄。

女子拔河台灣代表隊於2005德國世運勇奪金牌,為國爭光。
女子拔河台灣代表隊於2005德國世運勇奪金牌,為國爭光。

歷屆世界運動會 台灣屢創佳績 

屆次年份地點運動項目正式賽獎牌示範賽獎牌
11981美國聖塔克拉拉181金1銀1銅0
21985英國倫敦233銀1銅0
31989德國卡里斯魯454金2金
41993荷蘭海牙302金4銀5銅0
51997芬蘭拉提304金3銀3銅0
62001日本秋田263金3銀5銅1銀
72005德國杜伊斯堡322金、2銀、2銅0

 2005德國世運台灣風雲榜 勇奪2金2銀2銅

運動項目獎項選手
女子拔河五百二十公斤組金牌鄭淑芳、陳靜儀、李姿怡、徐玉齡、 劉美芳
陳麗惠、楊詩瑜、柯佳妏、王嘉淇
男子撞球九號球金牌張裴瑋
女子撞球九號球銀牌陳純甄
男子健力52-67.5公斤級銀牌謝宗庭
女子健力44-52公斤級銅牌陳葦綾
女子1500公尺滑輪溜冰競速銅牌潘怡蓁

 

*  撞球、保齡球、健力 台灣奪牌熱門

  從世運會歷屆參賽成績而言,台灣優勢項目不脫空手道、健力、保齡球、滑輪溜冰、撞球、合球,其中撞球是我國培育出最多國際級明星的運動項目,「冷面殺手」趙豐邦、「撞球之子」楊清順、「撞球神童」夏揮凱、「泰山王子」吳珈慶、「漂亮寶貝」陳純甄、「撞球天后」柳信美等男女好手,面對洋槍洋砲毫不遜色,未來還會有更多後起之秀冒出頭來,如無意外,撞球項目獎牌,我國應十拿九穩。

  保齡球也是我國另一強項,在亞運曾有過輝煌紀錄,而且保齡球比撞球更不受體型限制,相當適合國人發展,雖然保齡球的熱潮已過去,但只要發掘有潛力的選手培訓,不難為地主國留下金牌。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  直排輪 高雄實力最強

  此外,健力和滑輪溜冰(直排輪)也是我國奪金熱門項目,尤其直排輪風氣在高雄市非常興盛,運動人口居全台之冠,歷年國家代表隊大部分也以高雄市選手為班底,2000年在哥倫比亞舉行的世界盃中,劉玲娥為台灣奪得兩面直排輪競速金牌,也是亞洲的第一面世界金牌,打破亞洲零金牌的紀錄,侯欣妤也有一金入帳,兩人都是高雄市長期培養的選手,在這樣的基礎上,2009年世運會滑輪競速項目,可能是在地選手大展身手的好機會。

*  秣馬厲兵 擠身亞洲體育強國

  有望列入示範賽的龍舟、巧固球及槌球三項,也是我國的強項,在天時、地利及人和的條件配合下,具有相當奪牌實力。

  未來四年,如何針對我國傳統優勢項目重點加強培訓,並積極拓展在其他世運會主流項目之競技版圖,將是我國能否在2009高雄世運會爭取最佳參賽成績,躋身亞洲體育強國的關鍵所在。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哈燒專題 2009世運 賽會篇一】精采刺激 全球風雲 你所不知道的世界運動會

文/崔家琪 圖片提供/教育局、陳俊合

  2009即將在高雄舉辦世運,這是僅次於奧運的國際第二大綜合性運動賽事第二次在亞洲舉辦。從日本秋田到德國杜易斯堡,每屆世運皆吸引數十萬人潮參觀,為國際體壇盛事。對於這個4年後,屬於台灣體育史上無限光榮與驕傲的高雄世運,你豈可不知。
  不妨透過本文,和我們一起來了解世運吧!看看世運歷史及我國歷屆參賽成績,同時也為可能在2009高雄世運奪牌的台灣選手,一起加加油!

*  非奧運項目的「奧運會」

  世界運動會雖僅有短短25年歷史,在1980年由12個非奧運項目單項的運動總會聯手,在荷蘭組成,成立之初是希望能提供非奧運項目一個全球性的競賽舞台,以吸引媒體籌措贊助經費、增加運動人口及發展各項運動。與奧運相同,世運也是每4年舉辦1次,只不過項目完全不同,堪稱「非奧運項目的奧運會」。

2005世運會的超級粉絲將晉級隊伍的國旗彩繪在臉上,相當引人注目。
2005世運會的超級粉絲將晉級隊伍的國旗彩繪在臉上,相當引人注目。

  國際世界運動會總會與國際奧會(IOC)一直保持良好互動關係,並接受奧會原則,二者不同之處在於世運會選手參賽資格,由管轄各單項運動的國際運動總會決定,同時使用現有運動場館或非為主辦世運會而規劃興建的場館,用意就是嚴格控制世運會比賽規模,不增加主辦國負擔,參賽選手最多也以3000人為限。

*  2005世運 湧入50萬人次

  隨著4年1次的賽會舉辦,世運越來越獲得愛好運動者的重視。1993年在荷蘭海牙舉行的第4屆世界運動會,首次突破媒體障礙,獲得美國專業體育頻道ESPN破天荒每天剪輯25分鐘的精華報導傳送全球。而21世紀首次世界運動會便落腳亞洲,由日本西北方的秋田市舉辦,總共花費新台幣6億8千萬元,共有來自24個國際單項運動總會的2500位選手參加39項的比賽,這是世界運動會有史以來最具規模的一屆,大會總共頒發了832面獎牌。

  今年第7屆由德國杜易斯堡主辦,11天比賽期間,多達44項比賽項目共吸引50萬人次參觀,超越秋田的30萬人次。相信,2009年世運在高雄,不但讓台灣民眾充滿興奮與期待,屆時也將是全球體壇的焦點。

*  爭取「棒壘入世」

  第8屆高雄世界運動會將於2009年7月16日至26日舉行,目前預定項目共34項,包括31項正式競賽項目與3項由高雄市指定的示範項目(邀請賽),須待今年11月IWGA開會通過,最晚至明年2月確定。

  由於要成為世運正式競賽項目,必須先加入國際單項運動總會,因此雖然許多人希望被摒於2012倫敦奧運門外的棒球、壘球,能重返2009高雄世運會,陳市長今年7月9日也宣佈將向IWGA提案爭取,但是目前這兩個項目仍非世運會會員,因此爭取「棒壘入世」,仍須再努力。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世運充電站2009高雄世運 http://www.worldgames2009.org.tw/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http://www.ncpfs.gov.tw/
國際世界運動總會 http://www.worldgames-iwga.org/

 

2009世界運動會預定之比賽項目

水上運動

戶外運動

球類運動

室內運動

1.輕艇水球
2.
衝浪
3.
滑水
4.
蹼泳
5.
水上救生
6.
龍舟(示範賽)

1.甩竿
2.
跳傘
3.
越野追蹤
4.
飛盤
5.
原野射箭
6.
攀岩

1.保齡球
2.
沙灘手球
3.
合球
4.
拳球(浮士德球)
5.
室內曲棍球
6.
滾球
7.
七人制橄欖球
8.
籃網球
9.
槌球(示範賽)
10.
撞球
11.
巧固球(示範賽)
12.
壁球(短柄牆球)

1.空手道
2.
合氣道
3.
有氧運動
4.
滑輪溜冰
5.
拔河
6.
柔術
7.
運動舞蹈
8.
體操
9.
健美
10.
健力

 

【哈燒專題 2009世運 策略篇三】打開通往國際的大門 希望與榮耀,高雄世運之路

文/崔家琪 圖片提供/新聞處、謝三泰

  高雄市過去辦過的比賽除了台灣區運動會、中等學校運動會之外,層級最高的國際運動賽事只有「2000世界大學運動會跆拳道錦標賽」,缺乏辦大型比賽的經驗,是高雄最大的致命傷,想獲得國際世界運動總會青睞,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這次成功取得了2009年世界運動會主辦權,不但是高雄,也是台灣登上國際舞台的歷史新頁,全世界都在問:灰姑娘的南瓜是怎麼變成馬車的?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  台灣首次 外交勝利

  爭取主辦大型國際綜合運動賽會、提高國際能見度,一向是高雄市重要施政目標之一。但中國在國際上對台灣的打壓,不僅在政治上,也表現在運動上。高雄市過去曾爭取2003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就因中國從中作梗而吃了暗虧,最後投票時以些微之差敗給韓國大邱。有了太多類似經驗,這次爭辦2009世界運動會,相關單位低調以應,不過仍不免引起中國官方關切,使國際世界運動總會飽受壓力。

  經過近兩年「鴨子划水」的努力,2004年高雄市終於確定脫穎而出,這是我國自1990年首次提出申辦亞洲運動會以來,突破中國外交封鎖,獲得國際體育外交的重大勝利,其歷史意義不言可喻。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  國際化高雄 獲得肯定

  相較於台北市在2009年9月主辦聽障奧運會,2009年7月17日至26日在高雄舉辦的世運會,可說是台灣首次舉辦的大型國際綜合運動賽會,同時也是世運史上第二度在亞洲舉行。除了來自於全台灣上下一致的同心支持,高雄近幾年亮眼的建設成績單,從高雄捷運、巨蛋順利動工,到未來捷運、高鐵、台鐵共站,都為高雄原有的海路空優勢更添助力。而營造港灣休閒城市的成功經驗,本身擁有的良好氣候與風景,也是這次高雄市能雀屏中選的重要原因。

*  2009世運 中國有意參加

  在高雄市主辦世界運動會成定局之後,中國方面見風轉舵,除向國際世界運動總會表明不會杯葛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中國奧林匹克運動會秘書長顧耀銘也在杜易斯堡世運會釋出善意,向高雄市副市長鄭文隆私下表達四年後比照奧運模式派團參加的意願,陳其邁市長對此表示樂觀其成,同時肯定中國的主動性。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  世運,敲開國際的大門

  其實如世運這樣的國際級賽事,並不單純只是一場純體力或競技的比賽,還是一場展現國家文化與國力競逐的場域,因此每次都引起全球城市極力爭取。如韓國第二大城釜山便積極藉舉辦1997年東亞運、2002年亞運,不斷增加賽會場館設施與城市建設,朝第二個主辦奧運的韓國城市之路邁進。如今,麻雀變鳳凰的機會落在高雄市身上了。2005德國世運閉幕,高雄「2005世運會閉幕表演團」小試身手,融合多元的台灣文化,以充滿力與美的舞蹈,征服了全歐洲,未來,四年內,更是台灣文化與品牌形象全力行銷的最佳時刻。雖然世運會無法與奧運會相提並論,但參賽國也接近百國,對提昇高雄國際能見度絕對是大利多,也是台灣逐漸累積實力,在未來舉辦更多國際級運動賽事願景的敲門磚。

高雄國際世界運動會委員會(IWGA)主席Mr. Ron Froehlich(右二)親臨本市海洋之星廣場進行簽約議式。
高雄國際世界運動會委員會(IWGA)主席Mr. Ron Froehlich(右二)親臨本市海洋之星廣場進行簽約議式。

高雄申辦世運始末高雄申辦世運始末

20027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首度邀請國際世界運動總會(IWGA)會長朗佛契(Ron Froehlich)來台訪問,進行評估、準備及遊說工作。

20034

中華奧會受託在高雄市政府台北辦事處向謝長廷市長簡報,申辦2009世界運動會的可行性。

20035

體委會行文正式核定由高雄市代表我國申辦2009世界運動會,次日謝長廷市長與當時的體委會主委林德福分別致函IWGA,表達高雄市申辦意願。

200311

高雄市與體委會、中華奧會人員組成6人小組,分別至歐洲國家拜訪執行委員遊說,告知高雄市具主辦實力。

200312

朗佛契及IWGA秘書長科倫(Co Koren)訪視高雄市場館與建設,留下深刻印象。

20045

體委會獲IWGA以非正式方式告知2009世界運動會將由高雄市主辦。

20046

IWGA會長與謝長廷市長正式簽訂2009世界運動會主辦書。

20057

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率領台灣代表團前往德國杜伊斯堡接回世運會旗,2009世運會正式在台灣展開。

 

2005世界運動會閉幕典禮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台灣僑民,為台灣迎接2009世運會會旗加油打氣。
2005世界運動會閉幕典禮上來自世界各地的台灣僑民,為台灣迎接2009世運會會旗加油打氣。

德國世運接旗 力抗中共打壓

  為迎接世運會旗,高雄市長陳其邁7月率領代表團前往德國杜伊斯堡。期間,在我駐德代表謝志偉的接風晚宴及世運中心國際記者會上,和國際世界運動總會會長朗佛契因兩岸「敏感問題」頻頻發生摩擦,也再次顯示在中國打壓下,「台灣」走進國際社會的艱辛。

  由於之前在中國的壓力下,國際世界運動總會與我國簽訂的2009年世界運動會主辦合約中,增列我方未來應切實遵守「奧會模式」及避免藉此進行政治宣傳,否則將終止我方主辦權的條款,也就是限制我方只能使用1981年國際奧會協議的正式名稱「中華台北」。

*  駐德代表 妙喻捍衛「台灣」 

  這場由謝志偉作東的晚宴,雖有世運高層幹部、高市籌備單位及國內隨行媒體在內多人與會,實屬非正式場合。但在我方致詞時多次提及「台灣」時,卻遭到朗佛契抗議。駐德代表謝志偉立即於現場表達捍衛及我方立場,認為朗佛契反應過度,因為「中華台北」雖是我奧會正式參賽名稱,但「台灣」才能清楚說明高雄的地理位置,並向朗佛契釋疑指出,如果從德國前往高雄,買機票時說要去「中華台北」,有兩種可能:不是飛到中國,就是飛到台北,而不是目的地高雄。晚宴上,謝志偉入境隨俗,以德語演了一段布袋戲,唱作俱佳,展現台灣文化傳統,獲得全場喝采,同時也在無形中巧妙行銷了「台灣」。

陳其邁市長(左)與駐德代表謝志偉(右)參觀合球比賽中華隊與英國的第五名爭奪戰,熱情的加油聲中,中華隊成功擊敗英國。
陳其邁市長(左)與駐德代表謝志偉(右)參觀合球比賽中華隊與英國的第五名爭奪戰,熱情的加油聲中,中華隊成功擊敗英國。

*  高雄世運 國際注目焦點

  翌日世運大會中心的國際記者會上,陳其邁市長致詞時提到「高雄是台灣的第二大城」等,也引來朗佛契鐵抗議,一再強調發言必須遵守奧會模式。之後,國際世界運動總會高層的立場轉趨強硬,不但嚴格檢查高雄代表團所提供的各式文宣,並透過我奧會委員吳經國嗆聲,如果未來在公開場合再提及台灣,不惜以違反合約為由「取消」高雄市的主辦權。

  雖然如此,在杜易斯堡的世運競賽場合,卻處處都聽得到「台灣」,尤其張裴瑋奪得男子花式撞球金牌,德國工作人員安排謝志偉上台頒獎時,竟介紹他是來自「Republic of Taiwan」的代表;而在杜易斯堡斑馬隊所屬足球場上舉辦的閉幕典禮,特地趕來助陣的歐洲台灣同鄉會,拉起「Welcome to TAIWAN! 2009 WORLD GAMES」的醒目布條,更頻頻成為電視現場轉播的焦點。

5國爭辦2009世運 高雄脫穎而出
美國克利夫蘭美國休士頓
美國伯明罕荷蘭鹿特丹
台灣高雄

【哈燒專題 2009世運 建設篇】迎接世運,高雄大變身

文/葛蔓 攝影/新聞處、蔡宜亭

  2004高雄市爭取到2009世運主辦權,身為台灣人,這不但是值得驕傲的時刻,更是挑戰的開始,如何在短短四年裡,從策略與執行雙管齊下,打好手上這副好牌?考驗的,正是台灣人的智慧與向心力!
  我們需要的,不僅止於中央與地方、還要政府與民間一起,以無比的信心與毅力,全面迎接世運,展開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變身大作戰!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  KOC啟動世運會機制

  為了讓世運會的籌備工作快馬加鞭,同時也參考2001年日本秋田舉辦世運經驗,高雄市政府與中央相關部會,決定以非營利目的、公益,且具有私法人特性的財團法人模式,成立「2009世界運動會組織委員會」Kaohsiung Organizing Committee(簡稱KOC)。

  KOC董事長目前由陳其邁市長兼任,常務董事分別行政院體委會副主委黃啟煌(世運運動總監),以及中華奧會秘書長陳士魁擔任,執行長則是中山大學副教授陳以亨。KOC下設六個部門,包括:文化觀光部、行銷公關部、都市發展部、運動競技部、行政財務部、及後勤支援部等。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組織更有活力,由民間人士擔任六部的召集人,並借用局處首長的協調能力,擔任副召集人,而執行秘書則是由常任的文官擔任,以兼顧政策的延續。

2009世運組織委員會組織架構圖
2009世運組織委員會組織架構圖

中央體委會
★  中央撥款52億興建主場館

  為了全力支持高雄世運,在中央政府總預算下降時,95年度的體委會經費仍大幅成長,顯示出中央對於體育事業的扶持與重視。除此之外,並撥款52億興建2009世運主場館,未來將結合周邊土地,規劃國家運動訓練中心,以及100公頃的運動公園,以形成一個整合運動、休閒、娛樂、消費、觀光旅遊的「國家級運動園區」。

都市發展部
★  世運硬體建設的火車頭

  在這KOC六大部門工作中,由工務局為主要執行單位的「都市發展部」可說是整個世運會硬體建設的火車頭,負責執行建設世運主場館、整建管理既有場館、開發整個都市空間、交通建設以及整合社區資源...等工作。

擁有1.5萬席次的現代化綜合體育館,是一座符合奧運設施標準的多功能室內體育館。圖片提供/工務局擁有
擁有1.5萬席次的現代化綜合體育館,是一座符合奧運設施標準的多功能室內體育館。圖片提供/工務局擁有

★  國際級運動場館 全國居冠

  高雄市除了擁有左營國家訓練中心,還擁有鄰近的澄清湖棒球場(高雄縣),以及市立國際標準游泳池、陽明網球運動中心等,皆是全國第一的國際標準運動場館,若再加上未來2009世運主場館以及現代化綜合體育館,兩座達到國際標準的室外及室內體育場的完工,高雄市擁有的國際級運動場館設備水準,是其他縣市難以望其項背的。

  其中,2009世運主場館佔地約19.09公頃,位於左營區中海路及軍校路交叉口的海軍陸戰隊區(勝利北營區),預計將是國內第一座可容納4萬人次的國際標準400公尺跑道田徑場,並以興建「全世界第一座使用太陽能並符合永續環保的多功能運動場館」為其特色。

現代化綜合體育館以健康、休憩、購物三合一的多功能體育園區規劃,可望帶動北高雄地區發展及繁榮。圖片提供/工務局
現代化綜合體育館以健康、休憩、購物三合一的多功能體育園區規劃,可望帶動北高雄地區發展及繁榮。圖片提供/工務局

  而位於農16特區、採BOT方式的現代化綜合體育館經營,則是一個擁有1.5萬席次的多功能室內體育館,可舉辦世運會籃球、排球、運動舞蹈、體操、柔道、空手道、壁球等比賽,預計將於2006年與高雄人正式相會。

★  推動「高雄地貌改造計劃」

  除了整建新建比賽的場所外,都市發展部也在交通建設、資訊科技、城市綠美化多方面,投注了很多的心力。

  在交通建設方面,除加速讓紅、橘兩線捷運以及輕軌通車外,也針對街道進行變裝行動。工務局提出「迎接2009世運會高雄地貌改造計劃」,以「捷運沿路公園、廣場、地景改造」和「船渠、碼頭景觀改造」為兩大主軸。像現有的新光路、博愛路、五福路未來將成為「美麗島大道」、「博愛景觀大道」、「五福國際觀光大道」,12號碼頭地景改造、中都磚窯場、愛河溯航、生態廊道、城市夜間照明、陽光健康自行車環道工程計劃,也將在2006年陸續完工。

高雄捷運引入藝術美感設計,特別邀請日本建築大師高松伸,為美麗島站打造一座融合地域意含與國際願景的捷運車站。圖片提供/捷運工程局
高雄捷運引入藝術美感設計,特別邀請日本建築大師高松伸,為美麗島站打造一座融合地域意含與國際願景的捷運車站。圖片提供/捷運工程局

  再者,今年也特別在博愛大道、美麗島大道、高雄五福國際觀光大道及民權路造街上設置寬頻管道路網建設,讓外籍友人在高雄街道上隨時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性。另外,配合國際化的腳步,市府也在各重要幹道以中、英文標示路標,方便外國人認路。

運動競技部
★  要培訓人才 就是不斷舉辦國際盛賽

  第一次舉辦國際運動競賽,該如何舉辦一個成功的賽事,又如何展現台灣運動實力?運動競技部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尤其在民眾渴望想贏的思維下,運動競技部必須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裏培訓更多的體育人才。另外,如何在這段時間內,引發更多民眾運動,掀起一陣運動風潮,也是世運會最重要的目標之一。

  對此,體委會副主委黃啟煌和市府早有對策與方法。黃副主委指出「其實就是不斷的舉行國際單項運動競賽,把國內單項運動協會推向國際舞台,並透過他們讓國際性運動總會能夠來台灣舉行比賽。這不但可以讓體育競技人才有更多的比賽經驗,也可以從舉辦賽程中,培訓更多的裁判、教練、技術人才。目前在高雄已經開始執行世運裁判的長期培訓課程了。」

  為了讓世界看見台灣在運動上的成就,對於比賽項目也採重點發展,台灣選手在合球、拔河、保齡球、滑輪溜冰、撞球、射擊、健力、擲遠飛盤、龍舟等項目一直是表現優異。

積極爭取舉辦國際級的大型競賽來高雄比賽,讓高雄市快速累積經驗,為2009世運作準備。
積極爭取舉辦國際級的大型競賽來高雄比賽,讓高雄市快速累積經驗,為2009世運作準備。

★  運動城市 全民一齊來

  市府從去年開始已經陸續舉辦國際性單項運動比賽,未來還計劃每年爭取3項在高雄舉辦,未來一直到2006年已經確定將舉辦「國際壘球總會年會」、「國際自由車環台賽」、「世界盃龍舟錦標賽」、「亞洲盃攀岩抱石賽」、「合氣道示範賽」。而規劃中的全國性單項運動比賽更是不計其數。

  運動競技部將在體委會、高雄市政府以及民間單項運動協會形成金三角,由體委會做媒介,輔導單項運動協會進駐,讓高雄市與「健康城市」之間劃上等號。目前市府不但訂頒了「健康城市綱領」,還從教育著手,提出「世運初體驗-初階種子教師班」、「運動人口倍增計劃」、「促進市民健康體能計劃」、「一區一運動」...等計劃,希望成為「運動天堂」。

後勤支援部
★  召募1萬名志工 世運會人力資源計劃

  為期7天的世運會,預計將有3000多位選手湧進,依照過去奧委會人力分布,不含正式人員,平均每3位志工要照顧1位選手,目前負責志工招募的KOC後勤支援部,已招募1500多名志工。

  除了緊鑼密鼓從海內外廣召優秀志工加入,人發局也舉行「國際事務菁英培訓課程」,交通局還針對計程車運將進行英語訓練,希望以多元有趣的課程,讓志工也能樂在學習。

文化觀光部
★  扮演台灣文化推手 創造文化觀光產值

  以過去國家承辦世界性賽事分析,舉辦世界性運動會將帶動旅遊觀光、商業發展,如1992年承辦奧運的巴塞隆納就因舉辦奧運,以城市特有的藝術文化氣息,帶來了旅遊熱潮的連鎖效應,現在每年至少有1200萬觀光客湧進。

  文化觀光部繼高雄市在德國世運閉幕典禮表演,之後在歐洲巡迴表演,以台灣文化,讓歐洲民眾為之驚艷。未來,將培植在地藝文表演團體列為首要工作,期待能營造人文城市之氛圍,同時也將建立高雄文化、休閒、運動、購物、城市觀光等多樣資訊,透過網路等行銷通路先行讓大眾從不同面向熟悉、並了解高雄市,並進一步與在地相關業者結合,以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休閒機能與文化商品,吸引觀光客,創造文化產值與商機。

  同時,考量2009世運舉辦場地將擴及高雄、屏東縣,著手將3個縣市文化軟硬體設施進行整合也勢在必行,結合3個縣市文化部門,以及交通部門,共同規劃套裝文化觀光行程,以更多元而豐富的旅遊,吸引前來參加世運會的選手、觀光客或外縣市民眾前來觀光。

新聞處向全國設計高手廣邀「2009世運吉祥物」設計,第一輪入選作者歡喜與其設計作品合影。圖片提供/新聞處
新聞處向全國設計高手廣邀「2009世運吉祥物」設計,第一輪入選作者歡喜與其設計作品合影。圖片提供/新聞處

行銷公關部
★  行銷世運 內外同步進行

  2009,是台灣第一次可以在90個國家面前發聲,這是台灣擴展外交史上的另一個里程碑。因此,為了加深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能見度,整個行銷策略必須以內外併行方式一起進行。在內部將以凝聚全民向心力為焦點,除了先前已陸續舉辦的「世運迎旗大遊行」、「世運之旗點燈」及「高雄世運之夜」等活動,以及世運網站建置、世運文宣品、徽章徵選製作外,未來還將配合各個單項運動競賽的陸續舉行整體宣傳,讓全民一起參與其中。

  而外部則是在國際上增加台灣的能見度,目前高雄市的主場館、捷運纜車都是採國際標,透過國際招標說明會引進國際創意,也讓國際認識台灣。另外,未來KOC和IWGA將有每年兩次的會議,頻繁的交流也是很好的國際宣傳機會,同時,除了邀訪國際體育媒體前來,還將前往各種國際運動比賽會場,針對核心運動觀眾群進行強力宣傳,多管齊下。

KOC執行長 陳以亨
★  第一步,要讓全民認識世運

  要在短期內凝聚國人的向心力,並且充滿自信的在國際上發聲,是KOC的重要目標,執行長陳以亨表示,「不過這些目標的背後,其實有很強的使命,世運不但可以增進城市的自信心,也可促進商機,加速高雄市國際化腳步。中央應扮演協助高雄建構平台的角色,匯聚全臺縣市的力量,一起協助舉辦世運。」

KOC執行長 陳以亨
KOC執行長 陳以亨

  對於未來KOC重點工作,陳以亨清楚的指出,「目前民眾對於世運仍不是很了解,因此第一步必須先將世運介紹給全民,透過各式宣傳管道、小型運動賽事、運動嘉年華活動,來引起民眾對於世運的注意與認同,接著則是推動城市國際化,包括:培養外語人才、全民外語能力、城市標示、資訊的英語化等,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同時配合高品質的城市文化與服務,讓所有世運的觀光客賓至如歸,提振高雄的觀光經濟,也才能成功的行銷台灣的文化特色。當然,我們也希望藉由世運,建立辦理大型國際綜合賽事的經驗,讓體育相關人才逐漸增加,進而帶起台灣市民休閒運動的健康風氣。」

KOC運動總監 黃啟煌 [行政院體委會副主委]
★  五年內,台灣運動人口將數倍成長

  熱愛運動的黃啟煌,在謝院長的力邀之下,擔任了KOC運動總監的工作。他指出,「高雄世運對於運動員來說,是個很好的表現機會,當自己數十年的努力,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那真的是無比的榮耀,所以通常主辦國的成績都會比過去還要好!」黃啟煌指出,2009世運對於台灣的挑戰與意義,「台灣從來沒有承辦過國際性綜合比賽,但透過這個盛事,將逼使我們學習如何建立國際關係、提昇運動科技產業、旅遊觀光安排、醫療安全、媒體行銷資源整合。」

  他希望在這5年內,台灣的運動人口可以翻滾數倍成長,所以他非常希望高雄市能夠成為運動明星的搖籃,長期培訓台灣的運動人才。因此在建設「2009世運主場館」,其實中央並不只是為了2009的世運會,在世運會落幕之後,如何結合中央、地方、民間資源,長遠推廣國內運動風氣,才是真正的目標。「台灣是民主國家,蓋一個那麼大的館之後,更需要思考如何永續經營下去!」他明快的指出。

KOC運動總監 黃啟煌
KOC運動總監 黃啟煌

 

世運工作大事紀
時間工作內容
20046月14日高雄市拿下第8屆世界運動會主辦權,於高雄海洋之星舉辦簽約儀式
7月15日2009世運網站建置完成
7月16日「為世運而跑」2009世運啟動宣告
8月13日高雄市現代綜合體育館動土典禮
8/3~4世界盃巧固球錦標賽及國際巧固球總會會員國大會
10/23~24第三屆WGU會長盃國際槌球錦標賽
11月4日2009世運會籌備委員會正式掛牌運作
11月20日招募完成300名世運種子志工並辦理2梯次教育培訓
20053月港都盃合球邀請賽(荷蘭、香港隊前來參與)
3月7日世界運動會吉祥物徵選開始
4/15~202005亞洲九號球巡迴賽
5月20日辦理推廣2009世界運動會槌球及巧固球運動宣導座談會
5月25日大坪頂直排輪全台越野賽
5-12月各局處督導推廣34預定比賽項目,預計辦理40項活動
7/2~102005高雄世界花式撞球錦標賽
7/12~26前往德國杜伊斯堡觀摩與接旗表演
7~8月舉辦運動嘉年華及迎旗之夜,由世運志工團服務實習
8月1日世運會主場館統包工程上網公告
8月中英雙語版本世運志工團專屬網站建置
8月亞洲女子拳擊錦標賽

【2009世運 策略篇二】運動,新國力的象徵

文/葛蔓 圖片提供/新聞處

  當世運、亞運,甚至奧運,透過媒體轉播到世界各地,來自全世界數百個國家的運動員在舞台上一較高下,所有人都摒氣凝神的盯著自己國家派出的選手時,你會發現其實那就是另一個「國力競技場」。
  以下,我們說的是4個憑著高度整合策略、細膩協調執行的城市,上下齊心,藉著一場國際賽事的舉辦,向世人展現城市願景與新創實力,一舉在國際發光發亮的成功故事。或許你也將從中發現值得參考的啟示。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日本秋田2001世運
★  農業小鎮的國際雄心

  秋田縣,一個只有120萬人口的日本東北農業小城鎮,由民間菁英的主動爭取,獲得2001世運主辦權,成了首次在亞洲舉行的城市。由於來自民間、地方政府活絡的參與及支持,完成了舉辦世運所面臨的各種難題,讓人不由得佩服秋田縣人民高度參與公共事務的用心,以及進步城市的氣魄。

  2001世運成功的吸引全球93個國家,3200名選手參賽,創下2001年前,世界運動會比賽項目及選手人數有史以來最多的紀錄,同時也讓觀光客人數激增為平時的3倍,吸引了200多萬人次,打響了日本秋田市的名號。

  同時,更突破一直以來的媒體行銷困境,吸引了來自14國149個媒體參與採訪。國內由NHK負責全國轉播,國際則由TWI的運動節目在130多個國家轉播部份精彩內容,並獲得21家航空公司購買錄影帶,於賽會後在機上播放。

   一個不知名的農業小鎮,經過4年努力,終於一舉成名。

謝前市長帶領高雄在地職棒La News熊隊、達欣籃球隊、全國體育團體、高雄市工商團體,以及市議會與市府團隊三百多人,為20099世運會而跑。
謝前市長帶領高雄在地職棒La News熊隊、達欣籃球隊、全國體育團體、高雄市工商團體,以及市議會與市府團隊三百多人,為20099世運會而跑。

德國杜伊斯堡2005世運
★  四城聯手 共創世運商機

  而2005世運主辦城市-德國杜伊斯堡,則和高雄市一樣同為工業重鎮,這個只有50萬人口的城市,連結3個鄰近城鎮,也在3年前投注近2500萬歐元,進行有效率的組織整合,也讓他們創下近百個國家參與,並且吸納30萬觀眾及外賓,帶來了近6000萬歐元的商機。 

★  工業城變身 成為國際觀光港市

  不只是經濟上所帶來的效益,杜伊斯堡舉辦世運會,更希望透過世運會,讓外賓了解杜伊斯堡重新改造城市風貌的信念,願意犧牲大量高經濟價值土地,讓大地回歸自然,果然,搖身一變的美麗港市,一洗過去工業城鎮灰暗污染的醜陋風貌,無形中也提昇了城市的形象與國際地位。

韓國首爾2002世界盃足球
★  五年臥薪嘗膽 創造韓國奇蹟

  2002年第一次承辦世足的韓國,一舉挺進8強。以逆境中突破的拼勁與實力,宣告韓國已經走出1997金融風暴的陰影,讓世人刮目相看,亞洲週刊更讚許韓國是亞洲崛起的新勢力,全球媒體也紛紛報導韓國如何反敗為勝,一躍成為亞洲4小龍之首的故事。

西班牙巴塞隆納1992奧運
★  南歐文化大放異彩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也因舉辦奧運會的成功,讓巴塞隆納一夕間成為全球最熱門的世界級觀光都市,尤其是西班牙的歷史地理、宗教藝術、飲食文化都因承辦奧運而大放光采,在人們心中留下極為崇高的評價,如今每年都有至少1200萬觀光客來到巴賽隆納。

【2009世運 策略篇一】台灣走出去 世界走進來 謝院長邀全民 攜手拼世運

整理/范妮非 圖片提供/新聞處

*  高雄一小步 台灣一大步

  成功爭取2009世界運動會主辦權,是高雄的一小步,卻是台灣的一大步,運動無區域、國籍、黨派之分,國際盛事的辦理地點是「台灣高雄」,是台灣走入國際舞台的開始,因此也是國家共同利益,是需要台灣人民團結共同完成的大事,所有民眾都應更有信心將台灣豐富、 多元的文化內涵與城市風格展現給全世界。 

  台灣過去從未曾有舉辦世運這樣的國際級綜合性運動賽事經驗,能突破台灣長久以來在國際外交上的困境,首度獲得世運主辦權,是肯定也是一大挑戰,對主辦城市的地方政府、市民而言,更是難得的成長契機,主辦經驗也將成為台灣最具有爭辦奧運資格的城市,也因此,未來高雄的市政建設須有國際化思考,給予高雄市民更具體的城市目標,讓台灣的國際化從高雄出發。

「為2009世運而跑」活動綿延數百公尺的遊行隊伍沿途高喊「2009世運在高雄」,參與的青年學子歡喜迎接世運的到來。
「為2009世運而跑」活動綿延數百公尺的遊行隊伍沿途高喊「2009世運在高雄」,參與的青年學子歡喜迎接世運的到來。

*  中央地方攜手 走向全世界
 
  在爭取主辦權的過程中,體委會的大力支持已成為中央與地方合作的最佳典範,世運會是屬於全國的運動盛會,中央政府也將盡全力持續支持高雄舉辦這場世界體壇盛事。我們更深切地期盼,在所有國人的團結合作之下,透過世運會平台,讓台灣成功走出國際,讓世界走進來!

【2009世運 策略篇一】擁抱運動,台灣精神征服世界 市長的世運期許

文/范妮非 圖片提供/新聞處、謝三泰

  數月來,我們熱切地將成功爭取「2009世界運動會」主辦權之喜悅,與全國及全球的朋友分享,身為舉辦國際盛會的地主城市,我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國際認證的成果,更是突破嚴厲考驗的重要歷程,必須堅持踏實推動各項建設的初衷,才能成功穩健地以亮麗的健康城市姿態,持續邁向國際舞台。

-◇-  世界贈與高雄的最佳見面禮

  獲選舉辦「2009世界運動會」,係經過無數次嚴謹的城市條件評估,在全球友人的支持下完成,現在我們更加肯定,無論是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等客觀考量,高雄巿已具備國際城市的條件,這是全世界給高雄及台灣的最佳見面禮,也是高雄展現團結、和諧與奉獻的機會。
 
-◇-  高雄卯全力 展現最佳實力

  爭取國際賽事主辦權,並非僅僅是表面的榮耀,顯而易見的,在競技賽事之外,更代表新國力的展現,由於國際運動比賽具有一定規模,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並增加完善的硬體建設,因此市府團隊無不兢兢業業投入各項籌備工作,短短4個月時間,皆在期限之內陸續完成國際世界運動總會要求的相關事項,包括遴聘體育總監、開設世運會高雄網站、公布籌備委員會名單、舉辦世運會國際單項運動比賽、正式成立籌備委員會,以及前往德國杜伊斯堡迎接2009世運會旗等,充分展現市府精準確實的工作效率。目前法律面解套、主場館經費補助、國際綜合體育園區的建置均已獲得中央支持。

2009世運旋風 高雄登場

  期間市府團隊與世運會籌備委員會也曾參訪德國世運舉辦及柏林奧林匹克中心,考察國際級運動場的場地規畫,做為本市興建運動場區之參考,同時了解一流運動中心與城市運動發展的重要性,研議公私部門需如何合作,讓運動產業能永續經營。

-◇-  打造國際級健康城市

  為了邁向安全、健康、生態等三大目標,打造「S.H.E」(safety、health、ecology)城市,更完美地展現健康城市風貌,今年高雄市政府更首度在不舉債的情況下追加14億餘元,分別進行補助設籍高市滿1年的65歲以上老人全民健保自付額、籌備2009世運會相關費用、愛河連接蓮池潭自行車道系統工程、公路客運轉運中心規畫設計及都市計畫變更作業、歷史建築造景工程、愛河景觀工程、永續校園整體規劃改善工程與新光大道海岸公園的地景燈光照明改善工程等8大市政工作。文/范妮非 圖片提供/新聞處、謝三泰數月來,我們熱切地將成功爭取「2009世界運動會」主辦權之喜悅,與全國及全球的朋友分享,身為舉辦國際盛會的地主城市,我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國際認證的成果,更是突破嚴厲考驗的重要歷程,必須堅持踏實推動各項建設的初衷,才能成功穩健地以亮麗的健康城市姿態,持續邁向國際舞台。 

-◇-  化打壓阻力為動力

  在前往德國迎接主辦會旗的過程中,我們再次面臨了必須以「中華台北」取代「台灣」名稱的外交打壓。身為地球村的一員,台灣的存在,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即使在中國極力的干預之下,台灣不畏阻難,化阻力為動力,盡權利義務為國際社會奉獻回饋,因為這是台灣積極推動國際外交一路走來持續進行的最終目標,因此不論在籌備過程中將遭遇多少打壓阻撓,皆無法動搖台灣高雄邁向國際的決心。

-◇-  熱情團結 迎接世界

  當我們接下2009世運會的主辦會旗,正式宣告世運會在高雄市舉辦,我們所感謝的是前高雄市長、謝長廷院長率領市府團隊的積極爭取,以及全體市民的熱情團結與支持,同時在喜悅與光榮的背後,立下成功辦理2009世運會的決心與信心,將此刻的感動化為台灣邁向國際的動力。

2005世界運動會閉幕表演團以自信精湛的專業表演,將高雄海洋城市多元文化呈現在世界舞台。
2005世界運動會閉幕表演團以自信精湛的專業表演,將高雄海洋城市多元文化呈現在世界舞台。

-◇-  友善高雄 歡迎蒞臨

  因此,不論你是熱愛家鄉的高雄人、或是自遠方來訪的好朋友,我們都將為您呈現便利、安適、休閒、多元的都會面貌,「海洋港都、陽光高雄」更不會忘記展現「友善城市」的笑顏。

  這是向國際呈現台灣文化特色、凝聚民族自信心與向心力的關鍵時刻,請與我們攜手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走進高雄。

【2009世運 效益篇】不只是一場運動競賽

文/李宜玲 圖片提供/新聞處、蔡宜亭

  舉辦像是世運會這樣大型的國際綜合賽事,是高雄有史以來第一次,對於高雄市民來說,除了隱約感覺到些許光榮感,說到世運舉辦之於高雄市的意義,或即將帶來的改變,卻不免仍感到模糊及疑問。
  本文特別專訪3位經濟、體育、觀光領域的專業人士,邀請他們帶領我們用更多元的角度,來剖析2009世運為高雄帶來的效益與挑戰。期待藉由開拓的視野,給予我們更偉大的願景,以自信樂觀的態度,追隨目標,勇敢向世運邁進!

-◇-  「這是一個新創台灣國際品牌的契機! 只要集中力量,有效管理,沒有做不到的事」 
 
高雄市經貿發展協會 葉致中 理事長

  因為工作需要,常往來許多國際城市的高雄市經貿發展協會理事長葉致中,一談起高雄即將主辦2009世運,便指出「能提昇國內外對於高雄文化價值的認同,才是最重要的。」就如台灣的山川百嶽,因無人知曉,錯過讓世人一窺其秀麗壯闊之美的機會。「高雄的美,人們的微笑熱情,更應該透過這個機會,傳播出去」。

高雄市經貿發展協會 葉致中 理事長
高雄市經貿發展協會 葉致中 理事長

  葉致中更指出,「一個品牌的成功,將可帶來許多衍生的效益」。他舉韓國為例,過去當我們對韓國還停留在財團縱橫、學運暴動、軍人干政的印象時,鮮少跨國企業願意前往設廠,員工若被派駐前去工作也都苦不堪言,曾幾何時, 韓國以堅定無比的信心,成功辦好奧運、足球盃,藉由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不斷竄升,如今已經成為經濟要角、文化輸出大國,無數的跨國企業、全球精英、國際大展都爭先前往韓國,各項效益也跟著出現。

  像曼谷、新加坡、香港這些國際城市之所以讓人想一再探訪,都是因為她能讓旅客擁有愉快的經驗,而這需要的是友善的人民和國際化的城市空間。葉致中認為,「其實高雄擁有藍色水路、生態美景、還有文化資產等三大資源,潛力十足,未來重要的是政府應該如何扮演好串聯的角色,不用花大錢也可以將既有資源整合利用,發揮大的綜效」。其中規劃完整的大眾交通捷運系統與行人道,減少摩托車污染,讓高雄更迷人,以及建構旅館連線系統,讓所有旅客都能方便的找到住宿之所,是葉致中特別在意的兩項基礎建設。

  「世運作為一個盛典,心靈功效要大於一場運動競賽」,在葉致中眼中看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透過一場世運創造一種新的生活型態與價值觀,「有一天,在名片上,我們印的將不再只是嚇人的頭銜,還有這人喜愛從事的運動以及社會服務」。這突顯的是一個國家社會標準與人生價值的轉變。

  就如葉致中所說,許多城市100年才遇上一次可以向上提昇的希望與機會,而2009高雄世運,考驗的正是我們到底能不能面對挑戰,團結合作,成長躍升。

-◇-  「利用世運,我們可以重新檢視競技運動的重要性,帶動全民運動,齊頭並進,邁向體育強國」
 
樹德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劉田修 系主任

  曾任行政院體委會設施處處長與顧問的劉田修主任,分析這次高雄取得2009世運舉辦權的效益,除了在這4年間能讓台灣提昇國際能見度外,最重要的,還有如何帶領台灣的運動風氣。劉田修指出,「過去我們較重視全民運動,卻不知少了競技運動的刺激、明星運動員的帶領,運動很難獲得輿論的注意,也缺乏夠水準的競技場館,讓全民運動的推動也陷入欲振乏力的困境,這兩者其實應該互相推動,齊頭並進」。

樹德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劉田修 系主任
樹德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 劉田修 系主任

  另外,面對許多人質疑,為了迎接一個世運,高雄市新建2座國際級體育館2009世運主場館與現代化綜合體育館,在比賽過後,會不會成為巨大而無用的浪費。劉田修則樂觀的舉台北小巨蛋為例,「剛落成,擁有1萬5千席次的台北小巨蛋,今年已由東森休閒育樂公司以15億8千萬取得9年經營權,不但可以減少政府人力管理成本、增加民間商機,另一方面也可推動運動與觀光產業結合,創造三贏」。

  「最重要的是,應該在初期規劃時,就全盤考慮規劃場館未來多元化的功能,除了運動,還兼顧商業、娛樂、休閒等需求,帶進人潮創造商機」,根據劉田修觀察,「消費者寧願捨便宜的公立游泳池,多花點錢享受私立SPA游泳池的高級設備,正說明了高品質的場館提供高服務水準,結合運動與娛樂休閒已是未來不可擋的趨勢。」

  其實,運動衍生的商機龐大,因為運動精神可說是企業文化行銷的最佳代言人,強力吸聚媒體與觀眾的能力,也是企業商品展現實力的最佳時刻,所以總是企業樂於贊助的對象,三星企業贊助奧運的例子堪稱典範。劉田修指出,其實,企業運動贊助有許多創意發揮的空間,「如2001北京世大運,甚至販賣運動錦標賽的命名權,為主辦單位帶來很多的收益」,因此,劉田修懇切呼籲國內企業以及政府部門,應該以更前瞻活潑的思考與眼光,攜手創造世運更大的商機。

-◇-  「統一窗口,政府民間攜手,有步驟而計劃的強力行銷,這是讓全世界看見高雄的良機」
  
高雄市觀光協會 黃金祥 理事長

  「獲知高雄取得2009主辦權,我們第一個想法就是,『太好了!』,對於這個4年後的盛事,高雄市觀光同業都感到雀躍,也摩拳擦掌,開始準備迎接。」高雄市觀光協會黃金祥理事長充滿期待的表示。「目前高雄國內外旅客比例為3;1,藉著2009世運,包括各國運動選手及後援啦啦隊來到後,相信國際旅客比率會大增,也可以開拓台灣觀光知名度」,但是,「在這之前,我們應該研擬各種配套行銷行政措施,如將高雄舉辦2009世運的訊息以及觀光套裝遊程,藉由目前中央派駐各國的台灣觀光行銷人員,加強推廣。同時也建議觀光局研擬提供落地簽證或者免簽證,簡化入境手續,讓來台灣觀光更方便。」

高雄市觀光協會 黃金祥 理事長
高雄市觀光協會 黃金祥 理事長

   「高雄本來就天氣好、環境好、建設好,吃喝玩樂的成本都較台北為低,這是我們的優勢」,黃金祥仔細的分析,「除了安全、清潔,最重要的是完善的海路空動線規劃,從公車轉駁、捷運、高鐵等大眾交通工具的整合,甚至高雄港遊港設施的改進,英文資訊的充分提供,都是高雄觀光發展的關鍵所在。」「目前旅客大多來高雄停留1天,如何去開發潛力景點,將旅客停留時間延長為2、3天,或者結合高高屏資源,都是我們未來的思考重點。」對於黃金祥來說,北高雄的蓮池潭就是極具潛力的景點,不但是舉辦水上運動的最佳場所,更有名導青睞,還有古蹟小吃,大有藉著大師電影行銷至國際的價值,也有發展歐洲宗教旅遊的潛力。

  「4年時間其實不長,一眨眼就到了。政府應該統一窗口,提昇管理效率,民間資源則應該全力支持」,「如高雄的文藻外語學院、高雄餐旅學校學生,都應該利用這個機會發揮專才,也透過參與,為高雄盡力,為人生留下一場美好的經驗。」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