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發布日期:2005-12-01更新日期:2005-12-01

【花香柔情】

人文之都 浪漫加溫

生活,不只是忙碌的工作,
有時也需要一些浪漫、一點小小的感動,
不管是一雙溫暖的手、一個燦爛的微笑,
一段難忘的電影時光、一場難得的文藝盛宴,
或者只是天際短暫綻放的燦爛煙火,
都讓城市回憶,開始有了柔情與溫暖。

 和高雄同在一起

【花香柔情】和高雄同在一起 城市感動,限量收藏

文/小麥 攝影/蔡宜廷

  一個成功又有特色的城市行銷,得先找出這座城市的主要特色、都市性格與文化,然後透過創意活動的行銷,才能將這座城市的特色突顯出來。2005年的港都在城市行銷的努力有目共睹,透過一系列的行銷活動,成功塑造了港都的城市意象及知名度。 

■□ 終年歡樂的節慶嘉年華

  從元宵節的燈會旗鼓嘉年華開始,一年下來市府陸續舉辦了國際花卉展、「夏‧不落日」系列活動、「戀戀愛河音樂季-讓愛河左右你的心」活動、金曲獎頒獎典禮、高雄海洋博覽會、左營萬年祭、世運會主辦權城市慶祝活動、『來。就是客』2005高雄客家文化藝術季等,每一項活動不僅成功創造了話題性,強化市民對於城市定位的認同與期待外,同時提升了港都在國內外的能見度與知名度。節慶活動更為港都人的生活注入了節慶的歡樂氣氛與趣味。

■□ 創意行銷 活力城市

  除了節慶活動之外,「高雄城市運動T恤圖案設計徵件」,以及配合獲選為2009年世運會主辦城市展開的「我愛高雄世運會吉祥物徵選活動」等城市行銷活動,讓港都更具創意與活力!

  繼去年首創以貨櫃藝術行動館意象,成功開進各大專院校,引起廣大迴響後,今年高雄行動館再以「海洋首都‧健康驅動‧愛心巡迴」為主題,以大型遊覽車作為裝置主體,11月起巡迴嘉義東石、高雄縣永安、茄萣、美濃、屏東潮州等五大鄉鎮。這輛代表高雄人的友誼列車,秉持高雄人特有的熱情主動出擊,藉由每場活動安排不同節目與主題展演,成功傳達2009世運在高雄的意涵,也和外縣市的朋友一起分享高雄海洋城市的美麗風貌與熱情。

「高雄燈會」以「高雄之光」的主燈配合煙火的施放,將星空下的愛河光影律動完美呈現。
「高雄燈會」以「高雄之光」的主燈配合煙火的施放,將星空下的愛河光影律動完美呈現。

■□ 和城市一起感動

  透過一系列的城市行銷活動及市民參與,民眾除了感受城市的活力之外,也從這些港都原汁原味的行銷活動中,體會到與城市一同呼吸、成長的感動。

【花香柔情】城市的光影遊戲 高雄電影嘉年華

文/小麥 攝影/蔡宜廷

今年獲得第55屆柏林影展最佳藝術貢獻銀熊獎、法國南特影展導演獎的台灣電影《天邊一朵雲》,
大膽展現肉體、性慾及愛情的特殊美學,曾引起國內影迷們的熱烈討論。
這部電影是國內首部符合「高雄市鼓勵電影獎勵金條例」的獎勵標準,
在高雄市拍攝影片達四分之一的場景,又同時獲得國外大項影展獎項的電影,
因此獲得高雄市政府一千萬元的電影獎勵金。 

-◇-電影產業深根高雄

  由高雄市政府於民國92年頒定的「高雄市鼓勵電影獎勵金條例」,是市府致力培植電影產業深根高雄的配套辦法之一。由於電影電視等影像傳媒具有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市府規劃獎勵辦法,並建置單一窗口,受理前來高雄拍片的申請需求,目的在於吸引更多的影像工作者以高雄市作為拍片場景,推動電影相關產業,甚至可像「天邊一朵雲」一樣,將高雄市區的場景透過電影行銷國際,對於行銷城市意象具有十分強大的效益。

天邊一朵雲

-◇-影展活動 熱鬧開展

  事實上,行銷城市意象僅是港都電影政策極為明顯的邊際效益之一,為了引領港都朝多媒體數位產業、建立南部數位影音中心的目標邁進,市府對於培植電影產業深根高雄始終不遺餘力,近些年來陸續推動各式影展活動。今年度便陸續舉辦了2005高雄電影節活動、勞工國際影展、女性影展、和平影展、南方影展、高雄城市創意短片競賽、流光喚影─2005南台灣青年音像創作聯展等等,豐富的影展與創作競賽活動,除了將港都營造成南台灣的電影活動重鎮之外,更期透過多元化的電影及創作活動,吸引市民朋友參與,不僅可提升國人對於電影欣賞與創作的興趣,亦可引領港都電影多媒體相關產業的發展。

一整年不間斷的影展與創作競賽活動,將港都營造成南台灣的電影活動重鎮。
一整年不間斷的影展與創作競賽活動,將港都營造成南台灣的電影活動重鎮。

-◇-港都光影 邁向國際

  基於這樣的期許與理想,市府特地成立了「高雄市電影事務委員會」,除了考核各項於港都取景拍片的申請外,更為未來高雄市發展數位電影產業作長期規劃,訂定工作方向與指標。今年度市府新聞處還特別製作發行「ZOOM IN南台灣」新書,廣泛蒐集港都多元的特色場景,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世代的導演,到高雄拍攝電影,並期讓港都的景色成為國際行銷的場景,進而帶動觀光人潮。

  一座有著美麗故事與場景的城市,就如同電影中的美麗詩篇一般,帶給市民許多浪漫的想像與情趣。相信不久的未來,有更多的人生劇本將透過電影畫面中的港都光影,將港都帶向更國際化、更有故事與情調的未來。

【花香柔情】新文藝vs.舊回憶 城市文化記事

文/小麥 攝影/蔡宜廷

  港都今年的天空很感性!市政府陸續推出許多柔情感性的藝文活動,並偕民間團體及民眾揭開多處塵封已久的歷史古蹟,更結合專家學者的專業,將歷史建築加以保存與維護,充分展現港都的浪漫與柔情。

* 從吟一首浪漫詩歌開始

  還記得今年3月,出現於中正文化中心的詩人步道(石鼓燈箱)嗎?由文學台灣基金會主辦的「2005高雄世界詩歌節」系列活動,為港都的春天憑添了許多浪漫風采。

  從「春天的高雄」世界詩歌節開始,市府以詩歌作為創作,並從健康城市與海洋文化的都市性格為題切入,舉辦了一系列的座談與藝文活動,主題突顯高雄海洋文化獨特風格,並與健康城市的命題相互呼應,給予市民全新的文學想像視野,以及與文學對話的機會。

城市文化記事

* 埋下藝術的希望種子

  緊接著,文化局更於今年夏天推出表演藝術種子培植計畫-「許新show一個舞台」活動,建構表演藝術工作者一個資源平台,以整合行銷方式,提供本市年輕的表演藝術創作家,盡情展現實力與才華,透過跨領域藝術的呈現,相互吸收新知,增進專業技能,也進而推動了港都的藝文發展。

  除了上述兩項主題系列活動外,還有打狗文學獎、城市閱讀運動的舉辦,以及出版了好幾套重量級文化書,例如《高雄表演藝術資源調查叢書》、《高雄‧文化發聲》、《高雄地圖樣貌集》等,投入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也獲得社會各界的肯定,讓港都藝文種子萌芽茁壯!

市府藉由「菊花與劍」台日交流系列活動,引入茶道、書道、舞蹈、花道等多元活動,將武德殿打造成為高雄最具人文質感的古蹟場域。
市府藉由「菊花與劍」台日交流系列活動,引入茶道、書道、舞蹈、花道等多元活動,將武德殿打造成為高雄最具人文質感的古蹟場域。

* 古蹟變身 再現新意

  同樣的,文化古蹟的保存與維護更不容易,不只要做好歷史的保存,更要結合創意文化,將老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透過現代的行銷活動包裝,重新呈現在市民面前,讓市民看見古蹟的原貌與文化意涵,甚至還要賦予全新的歷史詮釋與反思。

  今年,市府陸續徵召了社區文化資產守護員,推動中都磚窯廠、武德殿、左營海光三村地景保育再生利用、左營護城河、舊城門再造、鐵道博物館的設立以及左營「莿桐花祭-千人走鏢」等計畫。 

  其中,武德殿身為一座擁有典雅樸實歷史意涵的文化資產,透過市府巧妙的包裝與運用,更搖身一變,成為文化結合文學的主要活動場地。94年歲末,文化局將高雄市定古蹟─武德殿歷史建築活化再運用,營造成台灣獨具一格重現東洋風情的古蹟文化館,甚至結合西方著名的文化研究著作「菊花與劍」做為活動主題,讓民眾透過不一樣的角度來體驗與感受這座歷史古蹟的文化深度與情懷。 

全國第一座八卦窯的磚窯廠-「中都唐榮磚窯廠」,經過古蹟活化再造,串聯愛河景觀,成為高雄地區首座古蹟主題公園。
全國第一座八卦窯的磚窯廠-「中都唐榮磚窯廠」,經過古蹟活化再造,串聯愛河景觀,成為高雄地區首座古蹟主題公園。

* 體驗玉山精神

  此外,為讓盛行多年的「玉山學」文化向高雄延伸,文化局更首度結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中部辦公室策辦「2005文化玉山」活動,邀請二十多位知名作家及高雄在地表演藝術工作者與文史工作者、媒體工作者,進行三天兩夜的登玉山親體驗活動,將「玉山學」的精神啟發溶入藝術創作中。

  活動結束後,文化局將活動後難得的詩篇及創作搭配攝影記者鏡頭下的玉山寫真作品,在各報章雜誌發表,讓全國民眾也能透過不同的方式體驗玉山的偉大與莊嚴。透過認識玉山、了解玉山,建立台灣人和台灣第一高峰水乳交融的情感,讓玉山能逐漸成為福爾摩沙的聖山,讓生存在她腳下的世世代代子民,都能感受她的偉大和驕傲,從大自然中學習謙卑。

文化局策辦「2005文化玉山」活動,邀請高雄在地表演藝術工作者與文史工作者、媒體工作者參加體驗,讓盛行多年的「玉山學」文化向高雄延伸。
文化局策辦「2005文化玉山」活動,邀請高雄在地表演藝術工作者與文史工作者、媒體工作者參加體驗,讓盛行多年的「玉山學」文化向高雄延伸。

* 點燃港都文化生命力

  從藝術文學活動的推展,到歷史古蹟的守護保存,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港都的藝術與文化活力越來越蓬勃,無論舉辦定期或不定期的藝文活動、展出,或者結合藝文、生活、娛樂甚至流行時尚與古典歷史建築的嶄新創意,在即將跨入2006年的此刻,請市民一同來點亮文化生命之火,讓我們共同期許港都的文化生命力持續發光發熱!

【花香柔情】城市有愛‧歡樂回憶 情感互動,零距離

文/小麥 攝影/蔡宜廷

  時序進入年終歲末,港都秋涼的氣息越來越濃,但這座城市的溫暖仍隨處可見。一年來,市政府各局處單位不遺餘力地照顧城市角落的各個族群,也規劃推行了許多相關的活動與措施,一步步讓港都邁向具有族群與社區關懷的愛心城市。

溫暖城市 自在生活

  市府始終致力創造無障礙的生活空間、社區照顧、永續校園及學童安全等新的福利或措施,希望能讓港都的不同族群,尤其是身心障礙行動不便的市民朋友,能更健康自在的生活。

  如復康巴士的添購與更新,提供身心障礙的市民朋友便利的交通服務。今年底高雄市復康巴士已增為11輛,95年將增為30輛,對於身障市民朋友們可謂一大福音。

社區關懷 互助交流

  94年港都第23座社區照顧關懷站正式揭牌成立。社區照顧關懷站在國外已是相當廣泛設立的自治單位,除了對銀髮族的就近照顧外,醫療服務也可藉由社區照顧關懷站深入社區。有了社區照顧關懷站的設立,市民還可互相學習,在情感上可以互相交流及傾吐,達到互助社會的理想。

  此外,港都還陸續推動了永續校園計畫、社區通學道計畫,照顧港都的年輕學子與孩童,營造更健康安全的市民生活環境,實踐社區關懷與無礙空間的理想。

維護可貴的少數族群文化,是市府不遺餘力的施政重點。
維護可貴的少數族群文化,是市府不遺餘力的施政重點。

多元族群文化 兼容並蓄

  維護可貴的少數族群文化,也是市府不遺餘力的施政重點。除了推動建立南台灣第一座「原住民主題公園」外,也透過「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的成立,規劃推動客家文化各項事務,建立族群關懷的友善城市新風貌。

  「原住民主題公園」座落在前鎮區,位於捷運R6車站旁,將提供市民具原住民風貌主題,兼具人文、教育風格之遊憩設施,將保存推展多元的原住民族文化﹔此外,原住民事務委員會也持續開辦海洋民族大學課程,傳承原住民珍貴的傳統文化藝術,提供貼近實務應用的外語及電腦課程,協助原住民培養就業專長與實力。原住民事務委員會更主動參加今年度日本愛知縣舉辦的「地球之愛」萬國博覽會,不僅呈現台灣原住民豐富多元的文化藝術特色,對於促進國際城市文化交流更有深遠的意義。

  同時,甫於今年成立的「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也首度舉辦「來.就是客--2005高雄客家文化藝術季」,藉由傳統童玩、客家美食、表演藝術及傳統祭典等有趣且熱鬧的客家文化活動,試圖拉近一般市民與客家民眾的距離,提升客家族群對於自身文化的認同感與能見度。

城市有愛 美好未來

  「城市有愛」不是一句空談的口號,在我們所共同居住的這座水岸花香城裡,社區關懷與族群關懷需要所有的市民一起來努力,共創美好的生活環境與未來。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