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發布日期:2005-12-01更新日期:2005-12-01

【海洋熱情】

水都魅力 全年無休

【海洋熱情】港濱樂園 唱遊記 原來,我們離海這麼近

文/葛蔓 攝影/蔡宜廷

  今年11月遠見雜誌和工商建設研究會合作,針對兩岸44個城市競爭力以30個指標調查各大城市的競爭力。而高雄市,入圍了台灣五個城市內,總體競爭力排名第十一,被評選為「優勢城市」之一。
  回顧2005的各項建設,市府團隊始終以「海洋首都」為核心目標,以過去「點」的重點規劃,擴散成線、面,一步一腳印實現「偉大的城市夢想」!

勾畫城市海岸線 市民遊海樂逍遙

  人可以因為夢想而偉大,而「城市的夢想」更具有強烈的理想性,希望在大興土木下,許一個唯美浪漫的未來!而建構一條可以親近人民的海岸線,就是目前市府上下全力以赴的目標,希望未來民眾可以迎著風,自由的走近碧海藍天的「港濱樂園」,讓大家體驗「原來我們可以離海那麼近!」的感受。 

  高雄市觀光海岸線的規劃藍圖中,3號船渠以東、10、11號碼頭部分,將以鹽埕、哈瑪星的懷舊風格為規劃方向,而12號碼頭則規劃為國際旅客中心,13號至15號碼頭則配合漢神商圈,成為港埠shopping商圈,再將「愛河溯航計劃」、「鐵道博物館」以及「高雄港區國際競圖」計劃整合進來,距離高雄市成為具有河、海、港多元特色之國際大城的夢將不遠了!

港濱樂園 唱遊記

五合一國際競圖 高雄未來核心競爭力

  為使高雄市更具有國際視野,市政府開始將重大建設延伸至國際舞台,今年9月高雄市政府首次由工務局、都市發展局、捷運局組成「五合一國際競圖願景行銷團」,遠赴荷蘭鹿特丹舉行招商說明會。 

  這個「五合一國際競圖」,不管是「2009年世界運動會主場館興建計劃」、「高雄港1-22號碼頭國際創意徵圖」、「高雄新行政中心國際創意徵圖」,還是國際BOT招商案---「高雄市輕軌系統案」、「高雄第一港口跨海空中纜車案」,都是高雄市重要的城市造鎮藍圖,希望透過在國際舞台上發聲,吸引國際優秀團隊以及世界級建築師前來,為高市塑造出世界性景觀建物地標,奠定城市百年建設的根基。

  我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高雄市將會有一個兼具環保、人文藝術,且可以容納4萬名觀眾席的國際級運動館;全線開放具有高雄色彩卻又是國際觀光門戶的碼頭區;一座代表高雄氣魄以及高行政效率的行政中心;一條貫穿港區、市區以及旗津島的環市纜車系統以及便利的十字路網輕軌系統。

港濱樂園 唱遊記

12號碼頭變身 定位國際旅客中心

  為了鑿造一條美麗的海岸線,今年城市設計師們發揮創意及巧思,把改造焦點放在已停業多時的海上皇宮旁的倉庫,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方式,將12號碼頭規劃成「國際旅客中心」,成為河運及港運的轉運站。在這項改造工程中,包括「高雄碼頭旅客服務中心整建工程」、「公共地景照明改造工程」、「台糖停車場東側空地改善工程」、「台糖區段10米寬人行步道工程」、「河濱公園銜接12號碼頭步道」、「穿越鐵路涵洞工程」、「交通局泊地綠美亮工程整合」等7項工程,已陸續完工中。

13號軍用碼頭光榮除役 國際觀光港所在地

  10月30日才光榮退役的13號碼頭,由國防部移交給高雄市政府。13號碼頭過去為軍用港口,很多抽中金馬獎的官兵都曾在這個碼頭登鑑前往金門、馬祖當兵,如今也將在「市港合一」政策的落實下,搭配愛河流域、11號和12碼頭、新光碼頭以及漁人碼頭的海港觀光空間,將朝「國際觀光港」的方向規劃建設。

13號碼頭光榮退役移交典禮上,由陳水扁總統、行政院長謝長廷、葉菊蘭代理市長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13號碼頭光榮退役移交典禮上,由陳水扁總統、行政院長謝長廷、葉菊蘭代理市長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

重塑西子灣海岸 看見西子夕照

  充滿著高雄港早期發跡風華的西子灣,在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觀光倍增計劃下,也開始以文化休閒氛圍包裝,今年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就配合中山大學校地整建,著手進行「西子灣海岸週邊地景再造工程」,以木棧道樓梯、西子灣堤岸步道、植栽美綠化區、三層觀景平台裝扮,同時也伸出觸角串連至三級古蹟的「雄鎮北門」。

  重新打造後的西子灣,民眾不但可以走進充滿浪漫氣息的鐵達尼式棧道,懷著思古幽情漫步在訴說過往歷史的「雄鎮北門」迴廊,還可以在這裡俯瞰船隻出入港口,觀賞夕陽日落,享受著「大船入港」、「西子夕照」的美景。

海洋之星 城市嬉戲最佳場域

  在港口南方,今年六月市府開始著手進行「高雄海洋之星門口環境改善工程」,包括海岸公園及新光園道兩大主軸的建設。位於嘟嘟火車旁的「海洋公園」,以「海天交響曲」為主題,將有全國最大、直徑35公尺的主題噴水池;而在新光路與自強路交叉路口的「新光園道」,則是呼應新光碼觀頭景觀,改建為流水意象廣場。

  另外,為了更具有觀光張力,在新光路與中山路的捷運出口,也將以海洋、浪花概念,設計涼爽水霧的「迷霧之島」,以吸引全球觀光客的注目。整個工程將在95年2月完工。

位在愛河、高雄港交界處的12號碼頭,結合花卉設計、景觀植栽綠化的水每濱公園,將以「真愛碼頭」的浪漫氛圍,為高雄再添一處親近大海的好去處。
位在愛河、高雄港交界處的12號碼頭,結合花卉設計、景觀植栽綠化的水每濱公園,將以「真愛碼頭」的浪漫氛圍,為高雄再添一處親近大海的好去處。

跨港空中纜車 勾畫「港都觀光天堂」

  在「五合一國際競圖」中,設置跨港空中纜車是高雄市重大建設之一。為了讓纜車設置的健全性,今年六月市府不但研擬「高雄市空中纜車設置及營運管理自治條例」,以健全未來空中纜車興建以及營運管理所涉及的法規問題,更以高效率的行政作業審定了「高雄河港觀光轉運系統設施興建營運BOT案」,希望趕在明年動工,二年後完工。

  整個BOT案中,包括有跨港空中纜車(從新光碼頭跨過高雄港至旗津海岸公園)、愛河觀光船以及環港觀光船...等三項工程,總投資金額高達14億元。未來整合捷運、輕軌、高鐵、機場後,將可大幅提高觀光轉運效率。如果再串起週邊愛河、舊港區、新光碼頭、旗津的觀光路線,相信「高雄市」將可媲美新加坡與聖淘沙島,成為亞洲新興崛起的「觀光天堂」。

【海洋熱情】城市發光體 高雄夜色,閃閃動人

文/葛蔓 攝影/蔡宜廷

  當城市進入黑夜,「城市照明」彷彿如城市精靈,一施魔法,就把一片黑暗的城市搖身為「迷炫之城」,處處充滿著遐想與浪漫。世界知名的城市,除了美麗的日景,夜裏的風華更炫目耀眼,令許多外來遊客醉心不已。巴黎的塞納河遊船就是觀光客印象深刻的行程,隨著船遊蕩在兩岸歷史建築之間,也難怪遊客要直呼塞納河的「夜晚」比「白天」更迷人。

★★ 愛河光計劃 高雄亮起來

  高雄市工務局90年也開始為高雄市推出「城市光計劃」,希望透過「光」的魔力,點亮城市裏每一個訴說「高雄夜之美」的建築物、公共場域。不過市府的「高雄亮起來-城市光計劃」並不只是政府的事,工務局特別頒發「高雄市愛河區域光環境及夜間燈景照明補助實施方案」,以減輕各大樓電費負擔的獎勵方式,邀請民間單位加入,經過3年多的努力,終於讓大家看見屬於高雄的「城市之光」。

  為了突顯港都山、海、河、港的多元海洋色彩,愛河沿線各橋樑以及具有地標性的大樓,都是點「光」重點。在沿河的各橋墩上,中、下游的苓雅寮橋、高雄橋、中正橋、七賢橋、縱貫鐵路橋、中都橋、明誠橋、光雕橋、裕誠橋,都點燃起光耀動人的光點。而具代表性建築物:高雄地方法院、地檢署、高雄市鹽埕區行政中心、愛河文化走廊、歷史博物館、音樂廣場、元大證券、哈瑪星第一船渠以及新光碼頭,也都披上亮眼的照明。

  高雄85大樓、國賓大飯店、漢神百貨公司、海洋帝國大廈...等是第一批參與「光計劃」的民間企業,由於大家的通力合作,不但把愛河流域兩岸變成「河流光暈」,讓人迷炫不已,也真的讓「高雄亮起來」了!

「光」的魔力,將愛河流域兩岸變成迷炫的「河流光暈」讓高雄亮起來了。
「光」的魔力,將愛河流域兩岸變成迷炫的「河流光暈」讓高雄亮起來了。

★★ 太陽能共桿照明 最佳迎賓大使

  在整個城市亮起來的計劃裏,施政團隊還進行了極具創意的「城市景觀改造計劃」,在這個道路路口及街道景觀空間改善工程裏,「太陽能共桿照明」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太陽能共桿照明」不但以統一模組化的形式,解決了市區道路路口的各種路燈、交通號誌燈、路街牌、交通警示牌等各種雜亂無章的號誌,這種設計還有太陽能集熱板,可以透過太陽能控制器及轉換器,將白天太陽光轉換成電能,不只是可以照亮沿路行人、車輛,還可以達到節省能源的功能。

  同時,為了突顯「海洋首都」的定位,這些太陽能桿子的設計也發揮巧思,極具有海洋特色,在路上行走,你會發覺這一盞盞明亮的燈,宛如一群美麗海鷗在高雄上空飛翔,目前在四維路、五福路、民權路、博愛路等國際觀光大道上都可以看到這一盞盞明亮的指示標誌。

  我們期待在迎接2009世運之際,觀光客們在從中山路國際迎賓大道、美麗島大道、博愛世運大道進入高雄市時,可以真正感受到高雄市的「美麗」與「好客」。

「太陽能共桿照明」宛如飛翔的海鷗,兼具港都海洋特色,及能源節省的功能。
「太陽能共桿照明」宛如飛翔的海鷗,兼具港都海洋特色,及能源節省的功能。

發刊詞:打造幸福的家

文/新聞處長 王時思

愛河、大海及港口,是高雄最引以為傲的城市風景,
於是,高雄人努力尋回她們的美麗,賦予新的生命。
才發現一走入、一親近,
她們千變萬化的魅力身影,
都令人迷醉眷戀,
一場海枯石爛、天長地久的城市戀愛,於焉開始。

打造幸福的家

【海洋熱情】愛河‧美麗川流不息 水之戀曲,深情傳唱

文/葛蔓 攝影/蔡宜廷

「戀愛」會使人變年輕,而一個讓人想戀愛的城市,也將處處洋溢浪漫、活力的氛圍,
這幾年整治成功的愛河,早已是情人們流連忘返的地方了。
然而,市府仍不斷的點綴這條充滿「愛意的流域」。

打造行雲流水的美麗藍帶

  已歷經8年之久的愛河整治計劃,仍持續進行著。94年8月工務局推出「愛河溯航計劃」,以細膩、人性化的人文思維,建構屬於愛河獨有的遊憩措施。這個「愛河溯航計劃」中,包括愛河沿岸中都橋至中華路生態美綠化、愛河人工湖及中華路治平橋空間景觀改善等3項工程。

  「愛河沿岸美綠化工程-濕地生態營造工程」,是為了配合愛河1至4期現有風貌作整體景觀改善。景觀改善的重點以生態多元樹種為舖陳元素,加入中都在地社區的歷史古蹟與人文概念,將來若串連美術館輪渡站、生態池,這裡會規劃成高雄市令人心曠神怡的「城市型生態濕地廊道」。

  緊接著「愛河人工湖計劃」在今年底也完成規劃設計招標工作,這個計劃希望在博愛橋週邊開挖一個人工湖區。人工湖區位置從寶珠溝一直到博愛橋下游的龍心橋,全長約500米,寬度約90米。未來這個人工湖,不但有博愛橋人工湖迴船池、浮動碼頭,還會有一個獨特的「水中咖啡屋小站」。但為了淨化水質,工程中還特別增列寶珠溝邊河中閘門興建工程與沿線污水工程,以強化防治功能。另外,工程中也針對五O年代興建的「治平橋」進行空間景觀的計劃。這一個位於中華一、二路交界處(河西路至同盟路),是為了改善橋上下游的兩側,佈滿管線及水管的視覺景觀以及河道吃水深度,讓「愛之船」可以溯航而上。

搭船過橋 體驗浪漫愛河

  目前「愛之船」已經可以從12號碼頭駛至中華路美術館,全長約為4500米,如果治平橋的河道深度改善後,預期「愛之船」渡輪可以再上溯1500米遠,駛進寶珠溝。不過,遊客也可以在博愛橋下,轉搭非動力船舶上溯到河堤社區。這一條交通便利的水路,未來配合捷運、博愛世運大道、美麗島大道,以及週邊的景觀映襯下,「愛河流域」將會成為未來最具潛力的熱門旅遊路線。  

愛河

  目前市府廣納意見,準備要在愛河畔搭建情人專屬的「情人橋」,目前已規劃半年內在台鐵臨港西線拆除後,把原有的鐵路橋變成行人專用橋,讓情人們可以上溯欣賞愛河美景,向南也可遠眺高雄港區,陶醉在「愛河」裏。

穿梭古今迴廊 中都八卦磚窯廠

  除了「愛河溯航計劃」,愛河兩岸也充滿人文、幽古風采。位於愛河中游的「中都唐榮磚窯廠」,是愛河中游唯一被評定為古蹟的歷史建物。曾經是全國第一座八卦窯的磚窯廠,是高雄五O、六O年代都市及工業發展最有力的見證,同時也是中都居民共同記憶的代表性建築物,尤其是磚窯廠內那兩支巨大的煙囪,宛如愛河的地標,相當醒目。因此市府將這座磚窯廠規劃為「中都磚窯廠歷史古蹟公園」。

變身為高雄地區首座歷史古蹟公園的中都唐榮磚窯廠,經過夜間照明設計,更顯美麗動人。
變身為高雄地區首座歷史古蹟公園的中都唐榮磚窯廠,經過夜間照明設計,更顯美麗動人。

  值得一提的是,公園的規劃設計出自於世界級照明設計師姚仁恭以及在地建築師張瑪龍之手。姚仁恭曾獲2004年IALD年度最高評鑑獎暨照明設計卓越獎。整座古蹟公園透過夜間視覺的連續性與焦點性規劃,並在都市重要軸線與視覺空間等景觀元素的串聯下,顯得光耀動人。

  這座斥資1千4百多萬元的磚窯廠,不但把廠外圍籬全拆掉,還設置了可以步行的觀景步道、木棧道及步道燈,而最具代表性的東側紅磚史蹟建物、路樹,以及二根煙囪,則特別以投光燈照射,民眾可以沿著愛河岸走到這裡觀賞夜景,享受歷史重現的場景,以及古今交錯的夢幻浪漫氣息。

五號船渠 清澈再現

  除了重現愛河流域的美麗與清澈外,其他分支河流也是整治重點。像前鎮河畔的「五號船渠」由於過去為原木儲存池,因廢水污染,使得水質惡化、河面發黑,因此今年工務局特別在中山路箱涵出口處設置第四座截流站,目前截流站已可截污86%以上。

  五號船渠位於多功能經貿園區內,附近有台糖物流園區、正群、君毅國宅及大型購物中心「統一夢時代」,是高雄市未來發展的重點,所以除了淨化水質外,也進行綠美化工程,河堤生態護岸整建、兩側親水設施、景觀植栽、夜間照明設施、休閒步道、自行車道等都是施工重點,將來這裡不但是充滿生機的生態河,也將提供居民一個可以親水的休憩空間。另外,這裡也會設置遊憩碼頭,是藍色水路的觀光節點之一。

整治美化後的前鎮河,夜景明媚浪漫,是居民最愛的夜間休閒景點。
整治美化後的前鎮河,夜景明媚浪漫,是居民最愛的夜間休閒景點。

前鎮河、後勁溪 生態整治

  除此之外,前鎮河、後勁溪也持續進行整治工作,今年後勁溪將把淨化河水工作放在中游段,從青埔到後勁排水之間,延續生態工法,讓河道不但具有河川生態原貌,也將有排洪功能,未來配合後勁溪楠梓污水下水道BOT水質改善計劃、西青埔都會公園及河口的自然生態保護區,將後勁溪流域將成為北高雄的綠色生態長廊。

  而為了長遠的河川整治工作,94年1月市府在前鎮河、後勁溪附近社區,開始招募「河川志工」,希望透過社區意識的抬頭,讓社區裏的每一份子都能為河川生態盡一份心力。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