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關鍵字】
「新」高雄上市 啟動好感生活圈
過去一年,高雄市政府與民間為高雄努力打拼,以新能量注入新高雄、新行動體驗新高雄、新心情感受新高雄。在新年度開啟同時,最能符合高雄欣欣向榮城市發展力的關鍵字以「新」為代表,寓意經過之前殷勤的播種,2012年的高雄開始迎接新芽的誕生,在文化、交通、景觀等方面,塑造一個讓市民擁有舒適優質生活的空間、啟動城市的「新好感」生活圈。
新好感生活一:城市文化新焦點
好的城市焦點提升城市形象,為城市打開新視野。高雄在2012年有兩處嶄新的城市文化新焦點,分別在心靈與藝文發展上,給與市民更大的生活能量。
<心靈新據點>
佛陀紀念館
一次機緣,一份心願,讓全球最大的佛教勝地─「佛陀紀念館」,歷經十年的時間,終在2011年底在高雄市大樹區落成啟用。以「人間佛國」為概念闢建的佛陀紀念館,在建築硬體、文化軟體等各方面,展現出台灣長期宣揚佛教與保留、推動佛教文化的成果,佛光山創辦人星雲法師提到:「台灣很小,在世界上沒有名氣,常被看不起;但佛陀很大,信眾散布全球各地。我期盼未來國際因佛陀紀念館,知道台灣在哪裡!」
佔地100公頃的佛陀紀念館,建築空間的規劃,融入了佛理的意涵與歷史,整區建築以供奉佛牙舍利的「本館」為核心,外觀用蒼古氣息的黃砂岩蓋成的印度式佛塔,象徵佛陀從印度宣揚佛法的意義。佛塔旁是代表「苦、集、滅、道」「四聖諦」而興建的四座寶塔、立於成佛大道兩旁的八座塔,符合佛教基本教義八正道。
佛陀紀念館內蘊含豐富的佛教文物與歷史文化,本館中的四大常設展,有「佛教地空還原」,收藏了台灣震旦行集自世界各地的地宮文物;「佛陀的一生」,運用4D科技,帶人返回2600年前的印度,聆聽佛陀講經說法;想要了解佛教節慶者,可在實物展覽、場景說明中瞭解一整年的重要節慶;「佛光山宗史館」,敘述佛光山開山的歷史。
園區內有全世界最大的銅鑄坐佛,俯瞰著往來信眾,這裡不單是宗教信仰中心,同時也是所有人可分享、運用的空間。入園大道旁的八座塔,每座塔的一樓,都規劃給各種族群使用,如年輕人的聚會場所、青少年運動的設施、讓民眾休息喝茶,提供服務的客堂等。禮敬大廳還引進漢來飯店、網路超人氣巧克力名店進駐,供應健康蔬食、具「禪味」的巧克力甜點及黃豆麵包、豆漿霜淇淋等,讓參佛信眾在淨化心靈的同時,也能享受不同意境的生活禪味。
<文化新空間>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
位於鳳山區捷運橘線大東站2號出口,以發揚在地文化與多元創意為中心主軸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選在2012年春天開幕!這裡是以培植南部藝文能量為主要任務的藝文空間,園區分演藝廳、展覽館、藝術教育中心、圖書館等四棟主建築,主建築周遭設置的半透明圓錐形薄膜結構為其最大特色。設有8百席大型演藝廳與2百席的小型表演廳的規畫,符合各種型態的團體演出使用。
除了作為演出空間外,館內也首創全台第一座「藝術」圖書館。過去南部欠缺一個完整的藝文資料庫,想要借閱藝術、表演等書籍,必須至台南官田區的藝術大學,甚至遠赴台北。為了讓藝術發展能扎根於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編列五千萬元,購買近十萬冊專業藝術書籍,將藝圖打造成能與國際藝文界接軌的台灣藝術資料中心,而收藏的書籍,為了與高雄市立美術館、電影館有所區隔,目前以表演藝術與原文書兩大方向,實用性、參考性較高的為主。
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在今年2月展開的春天藝術節,邀請廣受所有年齡層歡迎的紙風車劇團,3月24、25日首演2012年原創新作「新月」作為開館特別演出,以最具台灣代表性的野生動物—台灣黑熊為故事發想,創造新的童話故事,藉此歡迎所有人到大東文化藝術中心走走,其他還有法國喜樂米劇團創作的奇幻視覺音樂劇「美女與野獸」、對位室內樂團演出「乞丐王子遇見灰姑娘」、國家交響樂團帶來的「浪漫俄羅斯之夜」及開館歌仔戲系列活動─明華園天字戲劇團以高雄為背景的經典大戲「愛河戀夢」、春美歌劇團的「義薄雲天」、陳美雲歌劇團的「刺桐花開」等。未來也將持續引進國內外重量級節目演出,舉辦週末音樂會,規劃街頭藝人於園區表演創作,推動閱讀運動、各類靜態展覽與文創商品展及社區藝文活動交流,從鄰近的生活圈開始,讓文化生活的力量逐漸擴散。
新好感生活二:城市生活新環境
2012年的高雄,有豐富心靈的文化新焦點之外,更努力發展與民眾生活更貼近的城市好環境,增加生活綠地的友善空間,提供城市居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幸福新色彩 >
城市花田計畫
高雄城市的景觀越來越繽紛,生態綠地與片片花田,總讓來到這裡的人說:在高雄生活真幸福。為了讓高雄成為一個宜人居住、生態環保的城市,高雄市政府推動「城市花田色彩計畫」彩繪城市風景,鼓勵公有和私有地綠美化環境的方式,擴大綠色生活版圖;串聯休耕農田、台糖公司等大面積土地辦理花海計畫,打造為色彩繽紛的城市花田,提供民眾賞花的好去處,同時也透過美麗景觀帶來的感動,培養居民城市景觀的美學意識。
這項計畫佔地共約300公頃,讓整座城市都有賞花的好去處,涵蓋杉林、桃源、甲仙、六龜、內門、美濃、阿蓮、旗山、燕巢、橋頭、楠梓、鼓山、鹽埕、鳳山、鳥松、大樹、小港、大寮等十多區,像是杉林區台21線兩側、橋頭彩虹橋及沿線、大樹區舊鐵橋下、美濃區中山路和中正湖周圍、楠梓區高雄大學路兩側、鹽埕區西臨港線高雄港站等共30多處的城市花田,栽滿了大波斯菊、向日葵、非洲鳳仙、矮牽牛、一串紅、鼠尾草、四季海棠、天竺葵等各種花卉。而在花田之外,還有舉辦兩年的高雄景觀花藝競賽,集結來自全國的景觀好手,以高雄為舞台展現設計創意,結合場地景點特色,佈設在蓮池潭、真愛碼頭、世運主場館旁等20處示範亮點及凹子底森林公園、中央公園、衛武營都會公園等15處競賽點,將整座城市打造成美麗浪漫的大型花園,歡迎喜愛賞花的遊客穿梭在城市花海之間,並可透過便利的交通運輸串聯周邊景點,來一趟色彩繽紛的花田驚艷之旅。
<南方新建築>
宜居永續高雄厝
與環境永續共存,並依據在地特色打造最適宜的生活居住模式,是新一代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依不同的氣候、生態條件、居民生活習慣考量,設計出最宜人居在地建築,在台灣許多地區都可以見到成功的例證,如宜蘭有「宜蘭厝」、台南有「台江屋」、屏東有「水上浮動屋」等,都是知名的社區與住宅營造成功案例。高雄已經從工業城市轉型到綠色環保大城,為了讓城市中的居民擁有更好的居住環境,現正進行「高雄厝」計畫,從南部特有環境人文資源與導入最新綠建築技術等,結合軟體面的社區營造及太陽光電綠色生活推廣,打造新的南方建築。
高雄市政府預計在四年內投入3560萬元,打造與環境共生的「高雄厝」,以綠建築為概念,從既有建築與新建築規劃兩方面著手,既有的公私有建築物,結合高雄日照充足的特色,將設置太陽光電屋頂,目標是三年內再打造相當十座世運主場館的太陽光電屋頂。在設計新建築方面,與建築開發業者及建築師合作,打造宜居、低碳的「高雄厝」,將依照不同的地理環境與氣候,設計出丘陵型、平地型、沿海型、山地型四大類住宅標準圖樣,擬定四種因地制宜的建築設計準則,例如斜屋頂、屋頂綠化、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營造兼具低碳、宜居的高雄新建築,提供需要的市民來選擇使用,並可免建築師簽證、免申請建築執照,省時、省錢又環保。
新好感生活三:城市移動新體驗
縣市合併後的高雄,幅員更加擴大,便利的交通運輸顯得更為重要。市府以打造「30分鐘生活圈」為目標,目前推動「區區有公車」,38行政區中已完成31區公共運輸系統,上路後深獲民眾肯定,最後的內門、杉林、甲仙、六龜、茂林、那瑪夏及桃源7區也預定2012年6月起提供接駁服務,營運模式將採中型巴士搭配小型巴士,中型巴士預計6月營運,小型巴士行駛於狹窄山路及離峰時段,正積極向中央申請經費補助,預定10月全面通車,以復甦重建區經濟發展及滿足偏遠地區民眾通勤、通學等交通便利需求。
<交通新概念>
智慧運輸走廊
隨著高雄市區範圍的擴大,通暢的交通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命脈,如何提升大高雄運輸效率,紓解交通壅塞,即時排除路況等是目前高雄市所重視的問題。市府同時也運用智慧技術,突破大高雄遠距藩籬,拉近市區與郊區移動時數,打造新高雄成為「智慧城市」。
像過去無法即時控管交通狀況的問題,在無線傳輸技術應用成熟之下,讓智慧運輸系統整合建置有了進一步的成果,目前已完成鳳山、岡山、旗山434個路口智慧管控及建置旗美智慧運輸走廊。
透過無線傳輸技術將號誌控制器連線至交控中心,把大高雄主要幹道與重要路口納入交控中心連線管理,視車流數量調整號誌燈變化,有效率提昇車流順暢,保障市民行的安全。另外更以智慧型運輸系統(ITS)運用先進影像監控、路況偵測及衛星定位等技術,結合應用大高雄地區國道十號高速公路系統與平面道路資訊,建置大高雄「旗美智慧運輸走廊」,這些先進的交通設備可以即時讓用路人於路段壅塞時取得替代道路資訊,有效提升高雄市區往來旗山及美濃地區的行車順暢,實踐30分鐘生活圈願景。
智慧運輸走廊計畫將會在2014年前持續完成其他660處路口及相關設施。除了「旗美智慧運輸走廊」,「高雄科學園區」、「大發工業區」及「林園工業區」等三大智慧運輸走廊也會在三年內陸續建置完成。
<電子票證新用法 >
一卡通走透透
除了提供順暢的交通路況之外,市府也期望透過提升大眾運輸搭乘及電子票證使用的便利性,讓高雄民眾願意大量使用公共運輸。目前發行的城市電子票證「一卡通」,除可搭乘捷運、公車及渡輪外,也陸續與學校、企業合作,發展具主題特色、或特殊用途的一卡通。
為讓一卡通的使用範圍持續擴大,增加實用便利性,不斷的整合新付費功能,是目前各單位積極合作的目標。在使用的區域範圍上,不僅僅可在高雄市使用,現在更擴大到其他縣市,民眾只要持「一卡通」,可以搭乘北部13家、中部十餘家、台南及屏東往墾丁之公車及客運。
一卡通現在更與高雄公共腳踏車租賃系統整合成功,可以直接用卡片租用高雄市公共腳踏車,只要到18處指定捷運場站辦理記名登記,即可租借高雄市的公共腳踏車,暢遊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