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趙媽媽的市場攻略密技
⇒ 人物:趙媽媽
⇒ 關卡:仁德早市、新興市場、三民市場
⇒ 密技:支持年輕人,低調比價不殺價,早到買好料、晚到買便宜
早上六點半,趙媽媽已經澆完花,騎上機車從家裡出發。涼爽的高雄清晨、豔陽還未高照,機車從新田路轉進仁德街。仁德早市尚未擠滿家庭主婦,趙媽媽可以放慢速度,掀開安全帽的防風蓋,眼睛放亮的巡過一圈。「殺價是最討厭的事情,把人家擺好的菜翻來翻去也很討厭。」騎車時先把每攤寫上價錢的厚紙板默讀一遍,繞到圓環停好車,就能目標明確、眼明手快的買到最划算的好料。
買菜的順序很重要,蔬菜水果先買好、然後買肉品、要走的時候買魚貨,才不會浪費活跳跳的海鮮。
蔬果密技
仁德早市的圓環入口處,蔬菜一盤一盤擺好、三樣只要五十元,最適合小家庭的主婦。「比去果菜市場划算,十天的菜錢可以省到一百五十元。」年輕漂亮的小姐老闆勤快又親切,應付擠在攤前翻東揀西的客人也不會臉臭臭。趙媽媽買了韭菜花回家炒豆干加肉絲、亮黃色的甜椒炒杏鮑菇、再炒一盤油菜,只要五十元,晚餐的餐桌擺出來就像上餐館一樣。
新鮮蔬菜買好了,再繞進仁德街挑蒜頭。前陣子本土蒜價格貴,進口的蒜頭無法滿足趙爸爸的山東口味。趙媽媽不心急、慢慢等,菜價跟股市一樣有起有落。今天蒜頭的價格終於降下來了,細心的菜販阿姨把蒜頭洗得乾淨不沾土,趙媽媽買了半斤四十八塊就可以吃好久,還夠分半袋帶去給媽媽。
肉品密技
仁德新田路口的「鳳山土山雞」,二十五歲的年輕小老闆跟在阿嬤身邊學了半年、正式獨當一面。趙媽媽買了雞腿肉,準備用醬油醃過做三杯雞。既然沒人要吃的部位最後只會進到媽媽的胃袋裡面,那就只買最好吃的部位,「當媽媽的要懂得對自己好一點。」一百五十元的雞腿肉不算最便宜,但肉質好、雞肉處理得很乾淨。或許是想到同樣初出社會、努力打拚的兒女,趙媽媽喜歡跟年輕的老闆們買菜,給辛苦在市場裡工作的年輕人實質的支持。
買豬肉就要到新興市場,民生南華交叉的入口進去、左手邊「阿慧豬肉攤」非常好認,只要找到鐵皮上貼著老闆娘跟林美秀、豬哥亮的合照便是了。買一小塊帶著細小骨頭的子排,肉質鬆軟,老闆會建議再帶一點軟骨肉回去燉湯,牙口不好的人也好入口。
熟食密技
在喜歡吃好料的家庭長大,趙媽媽會買的熟食只有固定幾家。新興市場的小李排骨酥,滷過又炸過、黑得很入味。三民市場的「金牌煙燻雞鴨肉」油雞、白斬雞都好吃,以前雞籠子就在後方,想要什麼口感都可以跟老闆說;可惜禽流感後市場不能殺活雞,店家只好改買電宰雞。但老闆誠實,品質無法控制時會直講。再去豆腐攤買塊有機豆腐,不用料理、直接吃都好吃。
海鮮密技
終於來到重頭戲海鮮了。有些攤販不老實,撈一大瓢號稱新鮮的活蝦,其實底下都是不新鮮的死蝦。趙媽媽光顧的攤子,老闆只會在攤面上擺出少量的漁獲、賣完了再從打著幫浦的水缸裡撈出新鮮的,保證買到的蝦子都還活跳跳。新興市場的魚貨好、價格公道,年節時還可以預訂大明蝦。想買到好料切記趁早上七點前來、跟著來批貨的餐廳大廚們一起挑選,否則七點以後只有挑剩的次等貨。「早到買好料、晚到買便宜」,要是起晚了,乾脆等到收攤前的大減價再來。趙媽媽今天不買蝦,在仁德路「酒吞」招牌下的海鮮攤買了兩條小卷,急速冷凍從澎湖運來,乾煎兩下就又香又甜。再到圓環入口跟阿桑買紅條,切開魚肚塞進薑片放一天,美味的紅燒魚連嘴巴尖的兒女都吃不出腥味。
滿載而歸
還不到早上八點,太陽還不會曬到皮膚痛,趙媽媽掛好塑膠袋、發動引擎一路順風而行。袋裡的小卷還冰凍凍的,機車就已經停好在家門口。樓上趙媽媽冰好菜、切一盤水果攤開報紙準備早餐,樓下高雄的早晨才正要開始。趙媽媽快步穿梭在市場裡的殘影彷彿陽光下的海市蜃樓,又快又準又俐落,比相機的快門還快,便是高雄主婦的必殺技。
◎文、攝影/張棉棉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第二屆,末路小花劇團成員。
人情的嬗遞,舒活的一日-來去傳統市場
時有春夏,天有晴雨,物有美缺,食有甘澀,大地和農人供給萬物的糧食,販商滿足庶民生活的需求,而市場,是土地、農民和販商共同的展場,依時令,隨經濟,跟流行,摶感情,餐廳大廚、零售小販為一日美好的開市,早起搶掃好貨;持家的婆婆媽媽為加贈的一把蔥薑;少開火的上班族想現蒸的紫米糕當午餐;三兩學子下課聚吃臭豆腐,傳統市場,總飄散著新鮮、勤奮、人情的濃厚氣息。
南台灣最大交易量的十全果菜市場
天未亮,佔地約5公頃的市場早已燈火通明,大大小小批發商的貨車,其前後車燈照有如巨大的探照燈,接踵流入,這裡雖然老舊,然規劃良好,進口水果區、台灣水果區、西瓜區、蔬菜區,分類展售,稍晚市場小販、餐廳業者前來批貨、挑貨,交易更形熱絡。一般而言,水果是批發銷售,以整箱或整籃為單位,少數的商家提供零售或少量批發價,讓小家庭也能享受低於零售市場的價格,喜愛的水果,痛快的吃它一季。蔬菜則自由買賣,不限於批發零售,而且產品相當多,家庭主婦來逛個一圈,既能將家中成員的喜好食材採買齊全,更能省下不少荷包鈔票。西瓜帥哥說:「我們的西瓜專賣高雄各大飯店,有一定的甜度才收。所以我們一定要很懂西瓜,一看那西瓜,就知道好不好吃!」
充滿朝氣的露天小市場——松江早市
相對於幾個知名、大規模的黃昏市場或果菜市場,露天小巧的松江早市有著更貼近社區居民的日常機能和攤位型態。一大早陽光普照,公園裡的伯伯、婆婆、在公園運動結束,刻意漫步行經市場,看看能否隨手買個愛吃的點心,和販商聊聊天;附近學校的學生、搭乘捷運的上班族,川流不息。轉角的菜販產品多,還帶土,但量不多,原來都是自種的,市場內的阿嬤問說:「妳的菜那攏嘸水?」「我ㄟ菜攏嘸咧噴農藥!嘸水,賣妳卡俗!」果然平價是有魅力的,阿嬤菜頭和蕃茄一口氣挑了好幾顆。
夏季限定的芋頭西米露出現了!攤販平常都賣粿,一見喜孜孜的我,說:「我也要換季啊!」
今早突想吃海產粥,買顆春筍來提味,然摸摸口袋,錢帶不夠,我直接向筍販表明。「沒關係!下次有來再還我,我都在!」持鐮刀的手早已俐落的削去了筍皮,放進我的自備購物袋。
風味小吃好滋味——鳳山共同市場
鳳山共同市場是鳳山地區最大的零售市場,民生所需的生鮮蔬果魚肉攤不少,其中靠近後方有家肉攤,都是當天現宰,新鮮又平價,每盤只要一百元,昨天買了桂竹筍,今天剛好買排骨來煮湯,品嘗當令的鮮甜。除此之外,這裡還是眷村美食的大本營,隨著眷屬配偶的加入,融入了台式、客家的各種風味小吃。如米粉羮、春捲、手工水餃、碗粿、溫州大餛飩,山東大餅和煎包、韭菜盒子、牛肉麵、燒餅油條、還有各種眷村媽媽的拿手私房小菜。山東大餅攤同樣繼承了媽媽的記憶和好手藝,「這大餅,是我小時候看著媽媽學做的,不但有家鄉的味道,還有媽媽的味道。」一個年逾甲子的大男人,珍視媽媽的傳承,令人動容。
市場中有間設攤多年賣著美味的碗粿,融入了自家的客家風味,因此還有紅龜粿、鹹湯圓等,「我家的碗粿算第二代了,以前我媽媽一人買料、製作、擺攤,在市場還沒建時,媽媽騎著腳踏車,載著這個『大面桶』,裡面放蒸好的碗粿在路邊賣,現在年紀大了太累了,我幫忙賣。」
在市場裡穿梭著,不時傳來各種鄉音,有時真聽不懂,還得旁人幫忙翻譯,然而食物的美味足以化解一切。
快樂相約午后——武廟黃昏市場
武廟黃昏市場昔日被戲稱「垃圾市仔」,意思是,早上沒賣完的食材留到這裡賣,如今可今非昔比。武廟市場於2012年整建,搖身一變,顯得明亮、通風、排水良好。市場內有攤位編號,更有路名,清楚好找,除了原本大宗的生鮮蔬果、肉品攤位外,有部分海鮮攤會販賣「珠螺」,這是充滿澎湖家鄉風味的食物,蒸熟後挖出的螺肉,可以直接沾蒜茸淋醬油吃,極富海洋滋味!
熟食攤位琳瑯滿目,雙豪油飯老闆不吝於請顧客試吃櫻花蝦粿,的確香Q!山越久壽司認真的將各種壽司擺設整齊,相當注重衛生。我挑了幾顆愛吃的口味,取出自備的餐盒裝盛,老闆直誇,自裡頭再取出數顆切下不美觀的邊邊壽司相贈,將我的餐盒塞滿,我笑稱:早知道拿大一點的餐盒。」老闆說:「來啊!機會可遇不可求!」陳記水餃大王,口味繁多,最特別的是水餃於煎鍋先燜煮熟後,底部慢慢煎赤,完全不加油,香脆不油膩,手法獨特,以保溫箱保溫。「這不就是水餃嗎?」「是啊!但水餃就沒特色了,我們想要內餡好吃,皮也好吃,所以就發明了蒸煎水餃。」
市場,獻上大地食蔬的鮮度,傳遞人情日常的溫度,平衡荷包和肚皮之間的飽度,活絡彼此討價還價的靈巧度。沒事,上市場走走吧!你會回歸呼吸的正常頻率和生活作息的尺度。
◎文、攝影/蕭孟曲
好旅行,多年來,因興趣和工作之需,靠一雙鐵腿和機車深入台灣各鄉小鎮,喜與長者、小狗交談,以自己的方式踏查研究鐵道文化、傳統建築、傳統工藝、傳統產業、動植物生態,尋找即將消失的景物。喜歡下廚,上市場,藉此連結土地、庶民和生活的關係。小眼睛觀察人情互動和不起眼的事物,相機紀錄瞬間,文字一吐方寸醞釀之音。高雄哈瑪星「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志工,進行口述、影像紀錄,聚落導覽解說員,從中深感常民文化、歷史建物保存的迫切必要。
最好的人情味──蔡師傅的菜市場
那是一個隨時會傾盆大雨的悶熱下午,我在美術館幽靜小巷的小綠餐酒館裡訪問了蔡朝順主廚。他嚴肅而不苟言笑的面孔,正是我想像中,在廚房裡與火候搏鬥的主廚會有的模樣。在我調整錄音、攝影器材的時候,蔡師傅就坐在我對面的沙發椅上一言不發地盯著我。汗水從我的後頸不停冒出來,流過背脊在襯衫上留下了一片濕黏的印記。
幸好,隨著訪談的進行,蔡師傅逐漸放鬆了緊繃的面部表情。在越來越頻繁的微笑裡,我才看到了他親切又誠懇的一面。原來剛剛的難以親近,只是因為太過看重這次訪問而導致的緊張。話題逐漸開展,蔡師傅向我說起他在菜市場人與人的相處當中,觀察到的種種時,那個嚴肅的、板著臉孔的他早就在我的印象裡消失得無影無蹤;剩下的是一位真誠地伸出手來邀請我,跟他一起到菜市場裡走走的、喜歡與人交流、喜歡分享生活的爽朗大哥。
「我在菜市場裡學到很多東西,你可以從那邊親自去看、去了解、去發現很多東西。」已經從事餐飲二、三十年的蔡師傅,談起他在菜市場人與人的相處當中的所見所學,始終都充滿了崇敬與熱情。
蔡師傅說,因為堅持品質,超過九成的食材都是他親自在每天下午到內惟黃昏市場挑選回來的;就算是店裡公休的日子,他也會跑一趟自由三路上的自由黃昏市場。
「自由黃昏市場有他特別的地方,因為客群大多是以剛下班的上班族為主,所以它有很豐富齊全的熟食料理、還有非常大的停車空間。內惟市場的客群有比較多家庭主婦,所以熟食反而沒那麼多,但食材的種類應該是最齊全的。」
講起這兩個市場,蔡師父眼神中充滿了活力。他堅持:只有親自到市場裡走一趟,才會發現那些品質最好的農產品;也才能感覺到專屬於傳統市場的情感交流。
我坐上了蔡師傅的摩托車後座,提著腳架抓著相機地在內惟埤一帶的巷弄裡左晃右鑽,十分鐘內就到了讓蔡師傅讚不絕口的「品項最齊全」的內惟市場。內惟市場官方的名字叫作鼓山第三公有市場,坐落於九如四路與日昌路一帶。因為屬於黃昏市場的經營形式,所以大約下午兩點過後攤商才會陸續開始營業,過了三點之後整條日昌路便會錯落而有序的被小販與顧客給佔滿。
在鎮安宮側面的停車場停車之後,蔡師傅帶著我先從宮廟底下的室內市場逛起。一進到市場裡,蔡師傅抖擻的活力從他堅定而輕快的腳步展現了出來,我只有在他停下腳步跟攤商寒暄的時候才能將落後的距離趕回來。
「來,幫我們帥哥(美女)拍一張(hip-tsi̍t-tiunn),來。」
只要遇到熟識的攤販,蔡師傅一定會搭起對方的肩,招呼著我過去拍照。不論是菜販、肉販、魚販、蛋販全都逃不過蔡師傅的「突擊」,在他的爽朗笑聲當中被裝進底片裡。我跟在他身後從室內走到室外,發現就算是今天沒有光顧的攤販,蔡師傅也會向他們揮揮手,說句「我來了(Guá-lâi-ah)」、以及「我走了(Guá lâi-khì--ah)」。而不論他光顧不光顧,攤商們也會邊忙著手邊的裝袋裝箱,跟蔡師傅談笑幾句。
「我們先買蛋。」蔡師傅領著我走到日昌路上,往他熟識的蛋攤前進。一轉往日昌路,來往的顧客比室內市場多了好幾倍,但整條路上大概只有我這個「市場菜鳥」是一副左閃右晃的狼狽模樣,逛慣了市場的各路好漢不論手上提了多少大包小包,都有著跟蔡師傅一樣堅定的步伐與背影。
蔡師傅在蛋攤前招呼我過去拍照,與蔡師傅年紀相仿的氣魄老闆從貨架的帆布底下,提了一籃約莫二、三十顆的雪白雞蛋放到貨架上。
「特地幫你留的,想到你會來」氣魄老闆豪氣地說。
蔡師傅手腳俐落地挑起了蛋,眼神像盯緊獵物的獵人。我試了許多角度想把那樣的眼神拍下來卻徒勞無功,最後才發現,唯有從蛋的視角才能真正深刻地留下那個眼神。
「挑蛋要看需求挑。」挑完蛋之後,蔡師傅神情輕鬆地說。
「尖頭的雞蛋,蛋白多;圓一點的雞蛋,蛋黃多。因為我們店裡面需要用到的是蛋黃多的蛋,所以我剛剛都挑圓一點的。」我看著蔡師傅,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因為他剛剛挑得實在太快我根本分不出來那一個個白亮亮的雞蛋誰圓誰尖。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他挑菜、挑蛤蜊上,往往是等到攤商老闆把四五個裝滿了的塑膠袋遞給他的時候,我才發現他已經挑好選好,甚至連帳都結好了。
滿載而歸的蔡師傅巡著原路回去,當然也是無論光顧與否,一攤一攤地點頭道別。我跟在蔡師傅身後,想著要怎麼拍下蔡師傅跟市場裡的大家長年累積下來的情感。那樣的交流雖然短促卻十分溫暖,像坐上機車之前,蔡師傅遞給我的那包蔥油餅,
「給你帶回去吃。」
我連忙道謝接下,是兩片厚實的熱餅。「在市場裡,有最好的庶民小吃」蔡師傅補了這一句,便轉身發動機車。我看著蔡師傅的背影,心裡補上一句:還有最好的人情味。
◎文、攝影/周書正
高雄/屏東人,台灣大學戲劇系畢業,現為成大台文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