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新創世代】
全紙回收、AI生產 紙業的永續新轉機
牆上的便利貼、紙膠帶、信封、紙袋、紙杯、面紙盒,乃至於家裡的水電帳單,「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能或缺的好朋友,而在2050淨零排放的行動目標上,傳統造紙業能如何創新?跟著本次《高雄畫刊》,走訪位於高雄大樹區的「中華紙漿久堂廠」一探究竟。


全紙回收容器 環保更簡單
一個餐盒、一個紙杯飲料,是現代人普遍的外食日常,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紙容器回收」並不等於「紙類回收」,因為現行慣用的紙容器和紙杯,內層會塗上一層極薄的PE或PP,即「淋膜塑膠塗層」致使回收須另行處理,才能循環再利用,又或紙袋內層塗上「全氟烷化合物(PFAS)」,造成食安風險及環境汙染。

在10年前,因應國際減塑潮流,位於高雄大樹區的中華紙漿久堂廠,突破紙容器傳統淋膜製程,推出不含塑膠成分、又可輕鬆回收的食品容器如紙吸管、非塑紙杯、湯杯、紙盒、漿塑餐盤、非氟防油紙等產品,2023年更進一步攜手早餐聯盟合作,讓一般消費者也能共享循環經濟的創新成果。

聯合國環境大會著手制定的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將於2024年底正式公布,加上斯德哥爾摩公約逐步禁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如何轉變我們生活中的習慣,讓消費也能淨零減碳,是我們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身為傳統造紙業,中華紙漿認為,相較於塑膠,紙具有全循環及碳儲存的特性,可說是真正的減碳神隊友,向來被視為排碳大戶的「造紙業」,若能掌握永續契機,反而能帶來新轉機。
AI智能生產 造紙新里程碑

超過70年歷史的久堂廠,建物布滿了歲月打磨的時光見證,一路走來卻沒有老字號的包袱。久堂廠廠長陳世明表示,為了讓未來生產製造效率優化,久堂廠結合各領域技術,導入「全自動虛擬量測(AVM, Automatic Virtual Metrology)系統」,運用人工智慧,檢測抄紙產生的異常,避免紙漿塗佈、紙張品質異常而造成的成本浪費。
經歷長時間的整合,這套可提高紙機運轉效率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系統,讓久堂廠於2023年《哈佛商業雜誌》數位轉型鼎革獎中,獲頒「智慧製造組大型企業組楷模獎」與「ESG特別獎」雙項殊榮,是國內造紙業首度得獎,為造紙業的智能生產立下新里程碑。

而在淨零轉型中,減碳為首要當務之急,陳世明表示,久堂廠同時積極降減製程能耗,今(2024)年完工的紙機高效率壓榨脫水設備一年可減少10,000噸碳排,還會再陸續執行其他紙機改造專案,例如真空系統與蒸氣乾燥系統,預計可以再減27,000噸碳排,且積極利用製程水,廠內用水有90%可再回收,陳世明說:「每滴水平均可重複使用至少6次」。

放流水涵養濕地 友善環境共生共好

不僅每滴水都物盡其用,久堂廠的放流水,還要經過5道嚴謹的處理程序才能合格,放流流向舊鐵橋濕地,滋養自然生態,根據高雄鳥會每月調查與賞鳥公民科學回報上,舊鐵橋溼地總計已累積觀察到141種鳥類,尤其今年發現濕地復育指標之一的水雉巢數約有23巢,更順利孵化水雉寶寶約30隻。


陳世明認為,造紙業的永續契機不只商機龐大,也更肩負減碳的使命。傳統紙廠從製造變「智造」,也為其他產業達成減塑、減廢、減碳等目標,帶來示範性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