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大港連線】
淨零大聯盟加速產業轉型 「鋼化聯產」啟動碳循環
談到鋼鐵業,多數人可能立即聯想到「重工業」,不過實際上,從汽車、冰箱到我們常用的不銹鋼碗、螺絲等各樣物件,都有鋼鐵的存在,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而身為民生和建設工業基礎,鋼鐵業也須面對減碳和淨零的任務,臺灣鋼鐵業的領頭羊、高雄「產業淨零大聯盟」成員中鋼公司亦不例外,需在轉型的浪潮中,走出一條創新且永續的道路。
碳資源再生術 「鋼化聯產」引領碳循環
今(2024)年4月,陳其邁市長陪同當時副總統賴清德與經濟部長王美花,前往中鋼視察;高雄市淨零學院也和「產業淨零大聯盟」於數月後走出教室至中鋼交流學習,兩次行程討論的議題與重點之一,都包含中鋼位於小港、在2022年啟用的「鋼化聯產先導工場」。
「鋼化聯產」簡言之,就是鋼鐵廠及化學廠聯合生產,達到生產體系整體減碳的永續效益。中鋼與工研院的技術合作,藉由「碳捕捉再利用」的技術,將煉鋼過程高爐、轉爐排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離純化,由於一氧化碳是合成甲醇、醋酸、多元醇等化學品的重要原料,中鋼將一氧化碳收集起來,送進化工廠產線內,如此就省去了進口碳原料的經費,再與中油提供的乙烯、丙烯、氫氣結合,製成甲醇、醋酸等化學品。整個循環的過程,會再提供至下游廠商、應用在民生用品上,例如鞋底、太陽能封裝等產品製作。
中鋼綠能與系統整合研究發展處處長陳宗榮表示:「全臺灣僅高雄有本錢和條件執行。」鋼化聯產的可行性取決於一氧化碳的運輸成本,中鋼鄰近大林煉油廠、臨海工業區和林園的化工廠,產業聚落優勢讓鋼鐵、石化兩大產業的跨界合作變成可能。對石化廠而言,一方面就近取得綠色碳源,減碳石化產品更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減少製程也能降低排碳。而中鋼的副產燃氣原本作為內部發電燃料,實行鋼化聯產讓一氧化碳轉化爲更有價值的資源,原本所需的熱能則以低碳氫或無碳氫等燃料取代,互利雙贏的減碳效益,讓中鋼朝碳中和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以大帶小「產業淨零大聯盟」 提升淨零競爭力
與其讓產業獨自面對「碳焦慮」,合作共同面臨淨零議題更為重要。高雄8成以上排碳量來自工業,如何「碳盡其用」,將負荷變成資源,為市府和業界刻不容緩的挑戰。因此高雄市政府在2022年成立「產業淨零大聯盟」,中鋼公司即為成員之一。聯盟分成鋼鐵、石化、電子、能源、循環經濟業等5大產業,由各產業龍頭或國營企業領軍,鼓勵發揮以大帶小的精神,讓有經驗的大公司,帶領中下游產業進行碳盤查、分享減碳技術及產品碳足跡,藉由如至中鋼鋼化聯產、日月光循環經濟、長春碳捕捉等實廠技術交流,加速傳統產業淨零轉型腳步。
「產業淨零大聯盟」務實地協助企業解決減碳難題,也成立碳盤查輔導團及節能減碳技術輔導團,提供有需求的企業諮詢服務並協助建立盤查清冊,亦經由產學專家透過針對鍋爐系統、壓縮空氣系統等耗能設備,進行實地勘查及效率診斷,協助各界精進減碳目標,一起迎向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