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大港連線】
從越籍移工變博士名師:阮氏青河的奇幻漂流
「語言是一把打開新世界的鑰匙。」講臺上,阮氏青河對著剛開學的大一新生熱情地講解越南歷史發展,也以自身的生命歷程啟發學子,鼓勵他們能透過語言拓寬視野、瞭解各國文化。
22年前,帶著夢想隻身來臺的阮氏青河,最初在電子廠擔任女工,在丈夫的鼓勵下,進入國立成功大學攻讀博士,學成後於4所大學任教,至今已出版4本越南語教材。隨著臺灣新住民人口突破百萬人,阮氏青河的奇幻漂流如同一篇移工的勵志故事,激勵著無數人勇敢追尋夢想。
既熟悉又陌生 異國文化有意思
「我在報紙廣告上看到在臺灣的高雄有個職缺,工作性質及條件另加註大學畢業為佳。」畢業於越南河內國家大學法國文學系的她,談起2002年來臺工作的原因,目的與一般求職者無異:就為賺錢而已。
來臺工作後,由於住在員工宿舍,室友多為越南人,因此飲食及生活習慣都極為類似,等到婚後,才是真正文化衝擊的開始。臺灣與越南文化上雖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生活中也有很多飲食文化的差異,她幽默地表示,例如越南菜愛加的「魚露」,很多臺灣人無法接受它的味道,覺得太腥;而臺灣人常吃的皮蛋料理,她到現在還是沒辦法接受,覺得它的味道和顏色都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關於越南與臺灣文化的異同,阮氏青河還透露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例如在臺灣有著「月圓人團圓」溫暖含意的中秋,在越南卻類似於兒童節,是屬於小孩的節日,許多小朋友會參加舞龍舞獅活動,扮演不同的卡通人物或戴上自己喜歡的角色面具,手持燈籠繞街,營造熱鬧的節慶氣氛;另外,在越南也同樣有農曆和十二生肖,但特別的是第4生肖卻是貓而非兔,所以越南過「貓年」而非兔年。這些傳統文化在在展現了越南的獨特性,也讓人對這國家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讓語言成為力量 發揮天賦攻讀博士
「婚後我們開始經營書店,在當時鮮少有專門販售越南書籍的書店。隨著書店逐漸興隆,我們發現有許多人對學習越南語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因緣際會下,阮氏青河萌生了教授越南語的想法,並開始提供一對一的教學。2009年,她在社區大學正式開課,2年後更擴大教學範圍進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任教。
隨著教學內容與經驗增加,阮氏青河最終將自己的課程講義整理編撰成書,發行了《實用越語輕鬆學》。她深信,學習一門語言,並非僅僅掌握其詞彙與語法,而是一把能夠打開新世界的鑰匙。擁有語言能力後,不僅能更有效地與他人交流,更能主動去探索和理解豐富多元的文化與生活。
流利掌握越南語、中文、臺語、法文和英文的阮氏青河,分享她的自學經歷說:「我之前會看偶像劇和韓劇學習中文,試著將語言融入日常生活,並利用單字卡片和手機應用程式提升口說能力。」從簡單句型開始,逐步增加複雜度,可以減少挫折感。
來臺工作第二年,阮氏青河通過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華語文能力測驗B級進階高階級檢定,並在丈夫的支持下攻讀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碩博士,這些努力讓她更深入理解語言與文化的聯繫,同時也希望透過分享她的經驗,鼓勵更多人勇敢踏上語言學習的旅程。
職場環境的變遷與城市的進步
從移工到深耕教育的學者,阮氏青河也觀察到近年來因越南經濟快速發展,學習越南語的人數也逐年上升。隨著資訊流通的加速,越南的工作機會和薪資待遇和臺灣極其相似,因此,許多新二代不僅希望學習父母的語言,還想增強自己的語言能力,甚至準備報考越南語檢定。
「現在臺灣的管理者普遍願意學習員工的語言,這與我20多年前剛來臺灣工作的職場環境差別很大。」阮氏青河欣慰地說,現在很多在職人士因工作需要,積極學習越南文化和語言,對她而言,是充滿溫度的教學動力。
阮氏青河笑著說,除了職場環境的變化,現在高雄這座城市也變得截然不同。以前假日常不知道能去哪走走,現在高雄不但交通便利也建設許多藝文場館,無論想吃美食、看展演甚至去聽演唱會都能輕鬆抵達。
「我很喜歡在高雄生活!未來重心也還是會放在教學和寫作上。」阮氏青河說,想用自身的經歷再造人生的無限可能,繼續用勇氣和智慧編織出下一個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