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2-09-01更新日期:2002-09-01
【城市魅力方案五】未來
再創旗津新活力 旗津廟前路風貌改善工程
文/林昀熹 攝影/謝明祚
旗津是高雄市的發源地,人文薈萃、古蹟眾多,但隨著商業中心往內陸轉移,旗津也漸漸失去它的光彩。為了使這古老的地區再生新活力,高雄市政府特別成立「旗津地區整體發展推動小組」,並已擬定一連串的階段計畫,積極推動旗津的改造。
在「旗津地區整體發展推動小組」所擬定的「旗津廟前路改善風貌─提振商機規劃計畫案」中,將旗津的改造分為四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廟前路風貌改善工程」更被列入內政部營建署「城鄉新風貌」的計畫中。此工程從今年元月展開,範圍包括自旗津輪渡站起、沿廟前路至天后宮後側及通山路,針對沿途兩岸道路景觀作一重整規劃。

同時每階段的工程都有其主題,此階段主題為「門戶歷史」,不僅希望能強化輪渡站的門戶意像,更要突顯天后宮一帶的歷史文化傳統。工程中首先對於旗津的大門──輪渡站,進行廣場舖面和空間造景設計,以混凝土磚與花崗石為材料,讓每一位來到旗津的朋友,對旗津擁有最佳的第一印象。
接著的工程重點,便是廟前路到通山路段間的道路舖面重整美化;保留道路中央十米車行道路的同時,也將人行道向兩側加寬,並且更換路面材料;車道改以混凝土磚、人行道則使用花崗石,使得車輛與行人各自獲得最佳的行走與視覺舒適感。
市府新建工程處劉秋平股長表示,為使道路景觀更好,市府並補助沿路商家重整店招與原本參差不齊的遮陽棚,同時也請台電協助,將零亂的電線桿全數地下化。而在天后宮廟前廣場,除了舖面與造景設計外,也設置座椅與立體地圖,使其成為結合地方文化的街角休憩區。
這一階段的工程已於七月完成,接下來即將進行的主題分別有:通山路至旗津醫院「海鮮特產商業段」、旗津醫院及區公所、海水浴場之「行政休憩段」、旗津海岸公園的「海岸景觀商業段」;在這些改善計畫中,我們期待旗津脫胎換骨,展現全新的海洋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