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發布日期:2002-09-01更新日期:2002-09-01

【城市魅力方案四】照明

都會迷幻空間 城市光廊

文/朱惠娟 攝影/謝明祚

  「城市光廊」是因高雄燈會而生,2000年高雄「亮起來」的燈會,只讓高雄市在短短兩星期中贏得全台灣注目,但是2001年10月起在五福路上綻放魅力的「城市光廊」,卻是真正讓高雄亮起來的城市精神標誌,她讓人知道只要「用心」都市的公共空間是可以這樣的眩麗迷人。

  「城市光廊」只是五福路上,扶輪公園旁一處小小的150米長的人行道,然而這一段人行道卻是由高雄市都會景觀的一次大突破,由9名高雄市的藝術家,以敏銳的美感以及對光影變化的特殊表現,聯手打造出優美而且細膩的空間美感,在這裡天天有著「一場藝術與環境空間的演出」。

  「城市光廊」計畫的召集人,就是高雄市現代畫學會理事長林嬉俊,林嬉俊表示,城市光廊就是為了使「高雄亮起來」這句宣傳語具體延續的空間作品,9名藝術家以「光」這個主題,共同創作出的系列藝術創作,林嬉俊表示,城市光廊即是Urban spotlight,spotlight是聚光燈的意思,聚光燈是投射在畫布以及舞台上的燈,它吸引人的目光,也將光的能量散布出去,城市光廊的設計理念即是如此。

  由於藝術家的手法和眼光與一般營造建築廠商不同,他們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能耐,因此這條長150的城市光廊雖然如此璀璨耀眼,所用的經費還不到1千萬元,林嬉俊以自己設計的玻璃平台為例,「只不過是幾支普通的燈管和燈泡,連定時開關也都是10幾元就買得到的電器用品!」

  除了林嬉俊的作品外,藝術家蘇志徹、林麗華夫婦都參與了創作,蘇志徹的「人、狗、梯、門、窗」,受到不少市民的喜愛,時常都和這隻默默站在一旁的狗合影留念,而林麗華的「太陽之頌」採用了工業都市特有的金屬材質結合,展現高雄溫柔的一面,其它創作者還有陳明輝、黃文勇、潘大謙、劉素幸、王國益和陳建明等人。

  在這一條藝術人行道上,有抽象的風格也有具象親切的作品喔,例如謝長廷市長發起的「SMILE_2001希望之牆」,是結合了2001位市民笑逐顏開的相片所做的一面牆,路過的人,都會被這些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親切的笑容所感染,心情自然而然好起來。

攝影/謝明祚

  這些光的作品充分掌握了明與暗、夜與影的特色,那些從牆壁中、平台下、樹幹上及樹梢頭傾洩而上,婉轉反射或幽幽灑下的藍、綠、黃,顫閃閃的柔光或強光所交織成的夜色,往往讓許多人驚呼、讚嘆,質疑「這……真的是高雄嗎?」

  在「夜色如此希臘」的藝術氛圍,人行道旁當然少不了伴著人文咖啡座,白天傍著朵朵如雲的陽傘,入晚則趁著涼如水的夜色飄出迷人的氣息,而咖啡也是少不了音樂的,這兒夜裡有熱愛爵士樂的DJ播放一兩首浪漫歌曲,輕柔纏綿如低語的人聲、珠圓玉潤的鋼琴,也有如泣如訴跌宕起伏的小喇叭,更有華麗輕快,令人不由得擺肢搖臀的巴薩諾瓦,南國的晚風應該是如此輕拂吹送,如此醉人才是。

  城市光廊不僅愈夜愈美麗,即使是白天她也一樣光鮮奪目呢!林?俊白天也來觀察高雄市民對城市光廊的「利用」情形,「有些年輕人彷彿將城市光廊當成自己的舞台」,XY世代的年輕男女穿著新堀江採購來的時髦行頭,以走台步似地到此悠閒散步,「來看人,也是給人看的」很有意思。當然除了青少年之外,更少不了的是來此獵取天長地久鏡頭的婚紗攝影,一對對熱戀中的男女在城市光廊裡,找到了媲美歐洲風味,可以互許終生的場景。

  城市光廊也好多次進出年輕人吃喝玩樂的刊物中,也成了網路上熱烈討論的焦點,不少網路文章,也會編排一些戀愛情節融入城市光廊中,恰似往日以「愛河」做為一個城市的固定場景一樣。

  城市光廊在無形中成了高雄市都會行銷的新秀;許多青青學子將她和「新竹之心」相比,並認為是文化沙漠開出的一朵奇葩,每天還利用時間發傳單,苦口婆心勸大家共同維護這塊千呼萬喚才出現的城市空間。

  林嬉俊表示,他經常到城市光廊來觀察市民對這個空間的反應,也察覺到高雄市的一些商家如網咖和婚紗公司,也都會以城市光廊為範本,設計出一些與夜色互輝映的夜景來。看了城市光廊如此受到喜愛和模倣,林嬉俊很感觸地說,居住的空間只要用一點心,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改善。

  城市光廊是高雄市政府最近的一個代表作,不僅獲得廣大市民的認同,而且還得到了大高雄建築園冶獎的「優質都市景觀獎」,證明只要用心,優質的空間打造,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的。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