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02-09-01更新日期:2002-09-01
【城市魅力方案一】水岸
親親愛河 愛河一期 二期工程
文/陳月素
愛河近幾年的變化,仿佛是一則醜小鴨變天鵝的現代版童話故事。
愛河是記錄高雄市發展的生命之河,蜿蜒經過高雄市中心的精華地段,以往曾是港都市民談情說愛的好去處,曾幾何時因為污染而蒙塵,失去美麗浪漫的本錢,雖然經過鉅資整治,臭味不再,但沿岸的老人聚賭、色情攤販,再度讓它在入夜之後成為大家望之卻步的死角,為了挽回舊有的美好記憶,而且不只可以「遠觀」,也能「近玩」,讓緊張的都會生活有股清流般的休閒空間,市府養工處將規劃主題定位為「水和綠的親水空間」,分三期執行愛河親水景觀工程。

第一期愛河沿岸親水景觀工程從2000年發包施作,從中正橋到五福橋之間,斥資了4千多萬元施設里向700公尺的親水木棧道、景觀親水台階、七彩噴泉、露天休憩廣場、徒步區、臨河岸步道、花台座椅、圓形花台廣場、圓形表演廣場,浪形舖面等休憩設施,其中在愛河親水木棧道下設置的七彩噴泉,在岸邊朝河道中央各噴出32道泉水,配合兩岸照明重新改造,串聯高雄橋及中正橋的燈光,相互輝映下,在夜色中形成一處水樹銀花的景色,也營造羅曼蒂克的氣氛,創造愛河夜間彩色水景的柔美景觀。
愛河漸漸又變得美麗可親起來,一期景觀工程在去年的燈會中讓人發出驚艷的讚嘆後,第二期再接再厲的規劃施作。
在夏風送爽的河畔及悅耳樂音中,愛河二期親水景觀工程今年4月完工啟用,結合音樂館、史博館及美麗的愛河景觀,讓民眾又多了一處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休閒空間。

從七賢橋到中正橋之間的愛河二期親水景觀工程,長約380公尺,工程內容包括親水冥想台階、星光親水台階、河西路人行徒步區、音樂廣場、趣味平台,觀景平台,老汲水井廣場、帆型薄膜休憩區、榕樹群休憩區、河岸散步道,由於將中正路到大勇路段的河西路改為行人徒步區,使沿岸的河西路徒步區更為完整,加上音樂館前廣場以放射狀延伸到河堤,輔以親水台階與河水相連,又串連了市民廣場、仁愛公園、愛河及史博館、工商展覽中心,形成一個結合文化、景觀及音樂的藝術特區。
如今,就算是日頭赤焰焰的日正當中時分,在蓊蓊鬱鬱的樹蔭下,處處可見民眾或坐或臥在矮牆、石椅上道古論今,或者乾脆臥求一場好夢,不論是朝陽或夕輝,藍天或白雲,都在愛河上照映出美不勝收的景緻。

每逢週六、日下午4時到晚上9時,如果坐在音樂館前的露天咖啡座上,更可以閒情逸致的欣賞各類藝術、音樂的表演,在河風送爽中體驗仿若歐洲風情的浪漫,愛河儼然已成為高雄市的塞納河。
愛河三期景觀工程在民眾的期待中,由鹽埕區、前金區延伸向三民區,讓人與河的對話悠揚的傳送到更遠的地方。
愛河三期景觀工程從七賢橋到建國橋,全長650公尺,沿著河東路及河西路兩岸,利用腹地進行景觀改造,包括設置造型高低燈柱及光柱、造型矮牆、木棧道、散步道、賞景步道、緩坡、鹽堆造型燈、健康步道、親水階梯及木製平台廣場,河東路側並建造半圓弧型的觀景台,搭建兩座浮橋串連水中舞台,日後將廣植垂懸植物加以美綠化,與建國橋相互呼應。
愛河親水景觀在三期工程7月中旬完工後便可以一氣呵成,高雄市的綠帶及藍帶從此做了最好的結合。愛河不再只是流過腳下踩著的土地而已,也以最扣人心弦的姿態,潺潺流過每一位港都市民的心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