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11-06更新日期:2025-11-03
【202511新創世代】
從海洋誕生的高雄時尚力量:TIMU AQUA 用設計重塑女性曲線
魚群掠過束束閃爍光線,身體沉在水下與海潮共舞,世界只剩自己的心跳聲懸在藍與靜之間,此刻「TIMU AQUA」泳裝品牌創辦人黃瀞瑩腦海中浮現各種想像:泅游的曲線能不能更美 ?能不能更自在?能不能再對這片海洋更好一點?
她,做到了。
從高雄出發,縫出屬於亞洲女孩的曲線
高雄在地泳裝品牌「TIMU AQUA」的出現,源於創辦人黃瀞瑩在小琉球自由潛水時的靈光一閃,原本抗拒水上運動的她,在瑜伽夥伴Kicky鼓勵下,愛上那片藍藍的海洋,並且在挑選服裝的過程裡,從自身需求發現市場新藍海,毅然投入泳裝產業,從存款10萬元起家,歷經疫情困境,現除了官網販售商品,也開了第一家實體店面。
「我第一次潛進海裡時,其實是害怕的。」
黃瀞瑩笑著回憶,從懼水到愛上那片海,是她人生最大的轉折,當她開始自由潛水,卻發現市面上的泳裝多為歐美品牌設計,對亞洲女性並不親近,如:剪裁不合身、布料過厚、甚至有安全、走光的疑慮。
「我想讓女生在水裡,也能安心又漂亮。」於是,她拿著10萬元存款,北上尋布、拜託打版師、找願意接小量訂單的工廠,從不懂打版、被拒絕,到學會看布料的彈性、尋找適合的釦具並且完成訂單,她一步步縫出夢的形狀。
如今的「TIMU AQUA」,以「亞洲身形」為出發點,開發讓亞洲女性更能舒適穿著的版型,以大面積的色彩作為明確主視覺,強調比例修飾與安全自在,例如,高開衩設計讓腿部線條更修長,一體成形的罩杯兼顧美感與穩定,讓人能自在潛入海裡,不再為泳裝分心。
漸漸的,許多女孩會把「TIMU AQUA」的泳裝穿上岸,搭配罩衫、麻料長裙、草帽或涼鞋,成為一種「水上約會」的新時尚。
貼近海與身體的衣服,以環境友善與溫柔回饋大海
當創業慢慢穩定後,她開始思索:「當人與海如此親近,服裝也該是溫柔的存在。」黃瀞瑩認為,如果泳裝是與海最貼近的衣服,它就不該成為海的負擔。
因此,「TIMU AQUA」的布料、縫線,都是對環境的友善回應,品牌選用由回收漁網與寶特瓶再製的環保紗線,讓廢棄物重新化為能在浪間舞動的纖維;染劑則採用低污染配方、減少水源負擔;布料具高彈性與耐用性,一件泳裝可以陪伴使用者數年,而非季節性的消耗品。
「我們希望美感不是犧牲環境換來的,而是與自然共生的結果。」這樣的品牌理念,也延伸出品牌的再生計畫:將舊泳裝回收碎化,再製成太陽眼鏡框。那些曾經隨海起伏的布料,如今以另一種樣貌繼續存在,延續成另一種海洋記憶。
青創支持的浪潮,推動品牌航向國際
品牌成立七年,如今「TIMU AQUA」已成為潛水社群熟悉的名字,除了在臺灣本地銷售,也與馬來西亞、香港的潛水店家合作,未來也許還會拓點至峇里島與澳洲。
黃瀞瑩驕傲地說:「我們的布料與設計在國際上都有競爭力,但更重要的是,高雄讓我能慢慢長出自己的樣子。」
談起今( 2025)年獲得高雄市政府青年局的青年創業補助,她特別感謝這份支持:「對小品牌而言,資金是幫助也是鼓勵,這筆補助讓品牌能投入形象拍攝、社群合作,進一步可以跟KOL合作提升知名度,讓她們穿著我們的泳衣到國際去,被世界看見。」
而她的創作仍在繼續,近期「TIMU AQUA」正與藝術家合作開發「藝術印花系列」,並有機會籌備延伸至瑜伽與運動服飾的新產品線,讓品牌不只是「泳裝」,而是展現「貼近自然」的生活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