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封面故事】旗山蕉城博物館
旗美九區好山好水,旗山做為東高雄的門戶入口,曾有「香蕉王國」的蕉城美譽。東高慢食旅從旗山出發,在地小吃、農家採果,常民生活古樸依舊,老街古蹟是時光的見證,來看看這座用生活與歷史紀錄的博物館。

街邊小吃 台味關東煮
農村型鄉鎮從街邊小吃就能描繪出簡樸日常,路口的三角窗小店清早已經開始招呼客人了。路邊小店沒有華麗排場,兩坪的店攤前擺著長椅凳,清一色都是在地人身影。阿麗老闆接手父母的店面,60年老店從原本沒有店名的路邊攤,後來冠上「饕堂」的名號,牆上寫著「店面不大、名氣不小、口味不差、價格不好」,看著小吃店的四不,令人莞爾一笑。

旗山人的古早味早餐就從黑白切開始打牙祭,阿麗老闆面前的這鍋大雜燴,乍看之下頗似另類的台味關東煮,也是最精華的料理,豬血、豬皮、豬腸、骨邊肉零零總總十多樣,另一鍋裡的滷肉燥冒著蒸騰白煙,淋在白米飯上,老客人早餐就愛這碗鹹香腴美的肉燥飯。

旗山碾米廠穿越時光隧道
漫步前往旗山老街,距離旗山車站不遠處的旗山碾米廠,在修復後須事先預約參觀。旗山碾米廠是「旗山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原旗山農會)於1942年竣工,建築空間可概分為南、北兩棟,南棟是米穀進貨和儲存的倉庫,北棟碾米機房是最重要的心臟地帶。


整座廠房以現代化機電系統運轉米穀進儲和碾米的一貫化作業,堪稱是日治時期台灣精米工業極少數僅存的代表性作品。進入這棟由日本人建造多層木造建物,從昔日遺留的木製機具,便能深刻體認到設計者的智慧;廠房內更有全台唯一的地下隧道式米粒輸送帶,將散米送往各機房處理,日治時期建造的管線、通風道、精米機與礱榖機,皆完整保留。在古蹟文物中實地體驗稻穀到白米的製造過程,帶來不同以往的深度遊程。

傳統農事體驗
離開熱鬧的老街,尋思走訪小鎮農家做客,圓潭農庄曾文吉館長盛情款待。圓潭位於旗山北隅,從旗山老街行駛台29線上,沿途徜徉在一望無際的田園風光,分外怡然自得。忙著農稼之餘,圓潭農庄在曾館長一手打理下,成為了一處鄉土教學的文化農村博物館。百年水圳潺潺流經而過,田裡的芭樂、百香果、芒果、金桔四季豐收,來到圓潭車站體驗騎三輪車,人力貨車過秤,各式古早農具留下阿公、阿嬤的生活足跡。


在曾館長帶來生動有趣的導覽下,烘蕃薯、菜瓜開花台語唸謠唱出來,換上功夫裝跑宋江陣、搬演傳統布袋戲,還有糖葫蘆、棗仔糖、踩高蹺、滾鐵圈等各種民俗活動絕無冷場,接著到果園採金桔,到阿嬤的灶腳紅龜粿、菜脯粿,看看農家將盛產農產醃製成台灣古早味,例如瓠仔乾炒臘肉、高麗菜酸煮火鍋,阿嬤的私房菜美味不藏私。

• 饕堂
電話:(07)661-2600
地址:高雄市旗山區文中路54巷2號
時間:05:30~14:00
• 旗山碾米場
電話:(07)6628-666
地址:高雄市旗山區延平一路688巷29-23號
時間:採預約制
• 圓潭農庄
電話:(07)669-2611
地址:高雄市旗山區中正里旗甲路三段117巷7號
時間:09:00~15:00,採預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