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雄推薦】這堂親子課程好有趣,動動手做標本!
假日帶著小孩參加親子課程,不外乎繪畫、音樂、語言或是戶外運動,如果能教孩子認識海洋生物,學會愛護環境,還能親手製作生物標本,是不是很新鮮?
「康康老師,妳看我的鯊魚標本!這是鯊魚牙齒,這裡是牠的背鰭……」戴著眼鏡的孩子滔滔不絕地說著,捧著剛解剖完成的鯊魚標本,自信地說:「這個都是我自己完成的,明天要跟同學說,我解剖了鯊魚,還做了標本!」
「真的啊!你好棒,等一下我們可以一起聽魚博士講鯊魚課。」康康老師朝孩子比了個讚的手勢,另一名孩子跟著湊近,同樣端著自己的鯊魚標本,激動地說:「我的標本也做好了,超酷的啦!」
這是一堂認識鯊魚及製作鯊魚標本的親子課程,主辦人是康康老師與台灣之光「魚博士」何宣慶合作,共同分享海洋知識,而舉辦如此難得又特殊的課程,其實源於自己孩子的需求。
康康老師在英國拿到行銷碩士學位後,便在台北工作,外商公司忙碌緊湊的上班節奏,讓她無暇兼顧女兒,下班後短短的陪伴時間,驚覺工作與家庭的失衡,最後決定帶著女兒回到高雄,重新找回生活。
回家找生活本質,重新認識親子關係
康康老師起初開設青年旅館,不只接待來自各國的旅人,也重新認識土地與食物的重要性。從中開始與小農熟悉,知道不噴灑農藥的農作物的純粹與美味,她漸漸在原始與自然中找到目標;接著成立夏日雜貨店,推廣、銷售小農作物;以「自學」的方式帶孩子學習,從尋找適合的課程到自己設計課程。
康康老師表示,自學跟一般義務教育相同,有基礎的中文、英文、數學,但自學的彈性空間大,她想讓孩子嘗試不同的學習方式,同時也希望讓孩子認識所處環境,讓海島台灣不只是口號;認識魚博士後,結合彼此專業,共同開設「小小魚類分類學家」課程,推廣海洋環境教育。
這樣真正動手做實驗,把大學或研究所才可能會出現的課程,落實在小孩身上,發現他們的接受度高,家長的反應也很好。她說:「爸媽透過活動觀察孩子,也會重新認識自己,從教育的角度來說,不只教孩子,也在教育父母,意義深遠。」
不大的教室裡,有學齡前的、國小、國中的學生,正聚精會神聽著魚博士講解,然後動手試做,當大家完成標本時,臉上都是開心與自信,讓人感受到課堂的魅力。陪同身旁的媽媽說:「我以為只是來聽課、看鯊魚影片,結果真的拿鯊魚解剖,以為孩子會無聊,結果孩子卻這麼專心投入。」
與孩子一起成長,從孩子的高度看世界
康康老師說,原以為學生不會有興趣,直到有次上課,親眼看到孩子跟魚博士對談如流,討論魚的分類、特性,她與孩子的父母驚覺,太小看孩子了,只要找到合適的那扇門,從中引導,孩子真的有在吸收學習。
除了小小海洋研究室的課程,康康老師也設計英語烘焙環遊世界、夏日體能等,用不設限的方式,打開孩子的想像力、培養專注力,來一堂特別的親子共學課!
臉書社團搜尋:高雄夏日親子學學樂(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14130239023499/)
備註:文中製作成標本的鯊魚並非保育類,是漁民捕撈後產生的廢棄下雜魚,本來預備做魚絞肉用,後被老師挑揀出來做標本,做為教育課程之用。(編按:非刻意被漁具捕獲的非目標魚種,稱為下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