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畫刊

【202010新鮮人事物】農村創生 看斗笠七十二變

  彌陀漯底社區早年手工編製斗笠興盛,擁有「斗笠故鄉」之名。近年結合一日農夫小旅行和文創設計的元素,翻新斗笠樣貌,保留地方的斗笠文化,也為台灣傳承快要失傳的手工竹編技藝。

以創意設計重新詮釋手工斗笠的文化,傳承珍貴的傳統技藝。(攝影/曾信耀)
以創意設計重新詮釋手工斗笠的文化,傳承珍貴的傳統技藝。(攝影/曾信耀)

漯底斗笠的黃金年代

  「民國60至75年左右,每年能銷售60萬頂斗笠。」彌陀區漯底社區總幹事李秀金回憶起漯底斗笠的全盛時期,當時還能外銷中國大陸,成功嶺大專集訓,每年用掉2萬頂的斗笠亦來自於此。漯底舊時地名為「頂厝」,因為銷售量大、品質好又耐用,「頂厝瓜笠」聲名大噪。

  漯底里引進斗笠編製技術已有百年歷史,早期僅為里民農閒或捕魚淡季時的副業,後來需求量變大,盤商從台南關廟一帶批來更多原料,原本住在隔壁村的李秀金說,「小時候會來漯底向盤商秤竹籜回家加工,一公斤5角,幫自己賺學費。」當時家家戶戶,從老到小都投入斗笠生產鏈,完成後用腳踏車載運,沿路販售至台南、屏東一帶,一輛腳踏車就可堆疊千頂斗笠。

  民國75年後,塑膠製斗笠大量生產,擠壓手工編製市場,逐漸無法與機器爭量,產業開始沒落,現在市面上的手工斗笠,多來自人力成本較低的東南亞或中國大陸。

為了留下老一輩的共同回憶,總幹事李秀金籌備斗笠文化展示館,展出漯底的歷史文化,也陳列漯底斗笠的創意新生。(攝影/曾信耀)
為了留下老一輩的共同回憶,總幹事李秀金籌備斗笠文化展示館,展出漯底的歷史文化,也陳列漯底斗笠的創意新生。(攝影/曾信耀)

傳承與創新

  手工斗笠的原料是桂竹,從剖竹蔑、處理竹籜、編製斗笠胎、綁竹籜、硫磺煙燻,步驟繁複,尤其竹編技藝考驗真功夫,即使是熟練的婦女,做好一個斗笠胎也需要4~5小時。

  102年,李秀金接下社區總幹事的職務,發現社區中會手工編製斗笠的耆老越來越少,為了保留這項文化與技藝,在社區活動中心二樓,籌設斗笠展示館,邀請耆老開課傳授製作,培育在地種子。志工為我們示範苦學多時的編織技藝,只見雙手靈活飛舞,雜亂無章的竹條,逐漸形塑成立體的鏤空斗笠胎,手法快得令人瞠目結舌。

  傳統加入創新元素,才能讓斗笠從農村時代的實用角色,變身吸引年輕人的文創商品。李秀金和社區媽媽們積極開發斗笠的變化型,縮小尺寸的可愛小吊飾,鏤空斗笠胎製成燈具,或以彩繪、黏貼花布展現斗笠的新美感,此外,竹編工藝還能運用於編製竹簍、杯墊、遮光簾等。

在孫阿姨的指導下,一步一步學習縫竹籜,才知道每頂手工斗笠都不容易。(攝影/曾信耀)
在孫阿姨的指導下,一步一步學習縫竹籜,才知道每頂手工斗笠都不容易。(攝影/曾信耀)

縫製斗笠大挑戰

  自去年開始,漯底社區配合農委會的一日農夫體驗活動,開發各種有趣好玩的手作課程,包含做泡菜、擠魚丸等,其中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就是斗笠DIY,嘗試自己縫綁竹籜,或體驗簡單版的小斗笠花布創作。

  難得拜訪漯底,我們志氣高昂地挑戰綁斗笠。孫阿姨耐心講解示範,指導我們縫竹籜同步在笠緣加框、整編竹籜並用塑膠環固定、鐵環壓製成型、最後以尼龍繩交叉綁好斗笠,平常只會敲鍵盤的手,拿起針線就是笨拙,從前漯底孩子幾分鐘就完成的工作,我們花上一個鐘頭,最後還是在孫阿姨的協助下才完工。捧著第一次縫製的斗笠,不僅有滿滿的成就感,對這項傳統工藝又多了一份敬意。

小斗笠變身吊飾,大斗笠製成燈罩,或是使用不同材質進行斗笠主題創作,漯底社區積極發展出斗笠的各種可能。(攝影/曾信耀)
小斗笠變身吊飾,大斗笠製成燈罩,或是使用不同材質進行斗笠主題創作,漯底社區積極發展出斗笠的各種可能。(攝影/曾信耀)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