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城市大頭貼】
「藍色狂想」創辦人紀華麟帶路 感受高雄Live音樂魅力
推開藍色狂想音樂餐廳的大門,濃濃懷舊慵懶氛圍,時光彷彿倒回1990年,知名音樂人紀華麟因熱愛爵士藍調,與哥哥紀華朗開了高雄第一間Live Pub,帶起高雄音樂Pub風潮;33年過去,隨著國際級音樂場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2021年揭幕,加上遍地開花的在地音樂展演空間,南方音樂發展生機勃勃,令人期待。
藍色狂想創辦人紀華麟曾獲第20屆金曲獎流行演奏類最佳作曲人獎,也是「藍色狂想樂團super band」團長,藍色狂想店內透露紀華麟對音樂的醉心與巧思──狀似大提琴的大門、桌椅加入豎琴元素等,2樓一大面搶眼的彩繪牆,則是向《藍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創作者蓋希文致敬,也是店名的由來,他說,這首作品結合古典與爵士音樂,「這種創新的精神,就是藍色狂想創立的宗旨。」
音樂Pub先驅 開啟港都音樂黃金歲月
1990年代,七賢路一帶美式俱樂部、酒吧及餐廳林立,紀華麟回憶,那時候的酒吧像是「Talking Bar」,僅有一排吧臺與高腳椅,沒有現場音樂演奏。當時在西餐廳擔任樂手的他,希望將Live演出魅力帶給樂迷,因此著手打造出一座屬於音樂人的舞臺,結合「現場音樂表演、休閒、餐廳及Pub魅力」,高雄首間音樂Live Pub就此誕生。
藍色狂想創始店鄰近文化中心,空間僅可容納50多人,但Live Band獨特的魅力仍吸引許多樂迷到訪。這波音樂Pub風潮在高雄流行起來,一間間地開、一間比一間大,全盛時期多達30、40間,面對競爭壓力,紀華麟決定將店面搬到現址擴大經營。藍色狂想作為港都音樂Pub先驅,演出陣容皆為實力派唱將,包括黃小琥、楊培安、康康、迪克牛仔等歌手,都曾在此駐唱。
歷經全盛時期,高雄目前有駐唱歌手的餐廳或Pub屈指可數,但藍色狂想就像遵守與樂迷之間的承諾,33年來維持每天Live表演,帶著使命感維持高質感的節目。許多高雄人都知道,想邊吃飯邊享受Live演唱,一定要來這裡!紀華麟坦言,「經營者是否有音樂專業,是音樂餐廳能否生存下去的主因,我們生意一直都很好,疫情這幾年差點撐不下去,不過現在的生意已慢慢回到疫情前水準。」
Live演唱魅力 難以取代的滿足感
紀華麟細數, 2000年開始風行演唱會、KTV,新的流行牽動著音樂產業發展,不過他深信「Live演唱不會被取代。」他說,相較於演唱會歌手與粉絲的遠距離,Live Band表演者與觀眾間距離很近、互動性較高,且Live Band以翻唱為主,客人可以現場點歌、由歌手演唱,當客人獲得滿足,就會持續以行動支持店家,讓音樂Pub得以繼續存在。除了原本的老客人,店家仍得隨時代求新求變,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店裡,感受現場演出的美好。紀華麟也分享觀察,發現高雄最近多了幾間Live Pub,顯示市場仍有需求。
此外,不同於Live Pub結合餐廳的形式,他認為,「音樂展演空間」源自近年獨立樂團興起,純粹只提供演出,空間經營依靠樂團粉絲支持,在經營上會比較辛苦。談到高雄音樂展演空間越來越多樣化,紀華麟樂觀表示,「不像以前的我們沒表演舞臺,現在這樣獨立樂團才有出頭的機會,這是好現象!」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領頭羊 豐富南方音樂產業
南臺灣音樂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以凝聚南方大小音樂社群,完整在地音樂產業鏈為目標。除了經營藍色狂想,紀華麟是高流的董事,他說,高流組織龐大,舉辦活動規模也較大,常常吸引來自全臺各地、甚至是其他國家的音樂人或樂迷參與。除了演唱會外,自辦的「吹海風音樂節」、「Takao Rock打狗祭」、跨國音樂交流活動「下酒祭:音樂、啤酒、下酒菜 ft.日本沖縄県」、叫好叫座的「真愛秀·藍寶石大歌廳」等,加上「高流系」產業工作講座及專業培訓課程,促使一般民眾更容易接觸流行音樂產業。
高流的啟用讓南方音樂產業更加有生命力,對比過去,不僅音樂人有更多創作及表演舞臺,樂迷們也能享受更接地氣、更多元的表演,「但要提升高雄流行音樂產業,光靠高流絕對不可能!」紀華麟說,高雄擁有各種類型音樂展演場館,無論大小規模,攜手為音樂圈努力,讓高雄音樂環境更加豐富。他也強調,因獨立樂團蓬勃出現,臺灣近10年來比較重視流行音樂,如何不將流行音樂視為「才藝」,而是從「教育」扎根就相當重要,例如:在國小、國高中增設流行音樂科目,充足下一代音樂文化知識,提供足夠的職能訓練…等。想改變音樂產業環境,先從制度著手,賦予下一個世代更多可能性,讓臺灣整體音樂環境蓬勃發展,一棒接一棒,激起新的音樂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