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期刊所屬文章
在這裡和城市對話
發行日期:2003/01

駁二藝術特區 小王子的綿羊
從新的泰德美術館、到登琨艷在上海蘇州河畔掀起的倉庫空間改造風潮,就像是聖修伯特為小王子畫的箱子,告訴你「你要的綿羊就在裡...

電影圖書館 在愛河畔演電影
光是聽名字,「電影圖書館」不論在哪裡設置,都足以振奮高雄市民,畢竟象徵一項重要的藝文產業發展契機,然而選擇愛河畔的舊建築...

中央公園 站在高雄的中心點
「體育場、扶輪公園、大統百貨對面」是高雄中央公園的舊標籤,從舊大統付之一炬,到「希望讓以前約在舊大統見面的高雄人,有新的...

鹽埕市民廣場 圓環vs廣場
隨著都市設計與交通規劃的改變,常處於路中央的圓環存廢與否,早已引起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但由於大多數居民對於圓環仍保有深刻...

市民藝術大道 空間解放的文化中心
擁有一條「藝術大道」不稀奇,高雄不在城市裡為增加一條道路找尋新的空間,卻打破舊有建築的圍牆,改成大家共享的「市民藝術大道...

河岸景觀 波光瀲灩的寧靜哲學
「水」的運用,從傳統中國庭園至現代都市造景,佔有一席之地,除古人多喜愛以水做文章引申生活禪意、或生命體悟,水兼具包容與鏡...

哈瑪星第一船渠 海鳥拜訪帆船的故事
碼頭與船渠、不再只是幾十年前月曆上的國外風景,從淡水漁人碼頭到阿給鐵蛋,台灣的碼頭船渠已從單純的運輸接駁功能,轉為海岸景...

高字塔藝術文化園區 海邊的港口史博館
「高字塔藝術文化園區」雖然遠位於臨海工業區旁,但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自去年五月開放以來,就吸引不少民眾的目光,假日時,這...

旗津輪渡站 坐渡輪去喝咖啡
休息一下,喝杯咖啡,似乎是現代都市的流行象徵,不過流行坐渡輪去喝咖啡,可不是每個城市都能享受得到的。自手機廣告一炮而紅的...

光雕橋 月光駐足的河堤社區
都市空間的改造,不僅止於公共建設,早從各式個性商店進駐、社區活動蓬勃發展、居民共同打造優質生活環境,河堤社區為高雄市帶來...

新光碼頭 碼頭邊的觀海舞台
就像是一座觀海的劇場;風起風停,日昇日落,時時刻刻舞動著自然線條,一幕幕海港勞動的影像,城市的脈動呼吸換氣著...隨時上...

貨櫃藝術節地標 層層堆疊的城市夢想
「2001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為高雄市的文化與觀光產業締造一頁亮眼成績,但是當時所留下的,還有一個新光路底的地標,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