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202002地圖遊高雄】濱海漁鄉彌陀 時光藏寶盒深藏不露

  明明是濱海漁鄉,彌陀竟然有山、有水,還有港,10年前曾獲選全國10大魅力漁港的彌陀南寮漁港,約莫也在10年前才開放軍事管制區漯底山,這十年之間,彌陀的深藏不露令人驚艷!

  在彌陀有一尊佛像,常常見到遊客在這裡拍下到此一遊的照片,因為彌陀地名的誤傳,令人啼笑皆非。張哲男告訴我們,彌陀在早期文獻記載為彌羅港,彌羅是平埔族馬卡道語中的竹子之意,後來的彌陀就是從原住民口譯發音相近而來的。

台17線與彌陀中正南路交會路口的南無阿彌陀佛神像,常常成為遊客到此一遊的打卡景點。(攝影/曾信耀)
台17線與彌陀中正南路交會路口的南無阿彌陀佛神像,常常成為遊客到此一遊的打卡景點。(攝影/曾信耀)

想來就哼一段「虱」想起

  來彌陀,泰半都會來嘗嘗在地小吃虱目魚,「彌陀有一半的土地是給魚住的」,這是當地人會開起的小玩笑。彌陀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光是養殖用地占2∕3之多,漁民們都說,學甲是台南虱目魚故鄉,彌陀是高雄虱目魚的故鄉。

  張哲男解釋,彌陀的虱目魚與其他地方的差別在於水質,由於靠近海邊,這裡的魚塭利用鹹水、淡水調和出最好的比例,所以虱目魚吃起來不會有土味,而且與農田休耕相同的道理,漁民會讓魚塭休養生息,日照曝曬殺菌培養地力,然後才會放水、放魚,周而復始生生不息。彌陀養殖漁戶基本上都是家族世代,這不僅是老天爺的恩賜,也是老祖先留給後人的生活智慧。

興義魚丸店老闆謝勝寶的虱目魚丸每天新鮮現做,煮魚丸時鮮味飄香。(攝影/曾信耀)
興義魚丸店老闆謝勝寶的虱目魚丸每天新鮮現做,煮魚丸時鮮味飄香。(攝影/曾信耀)

  走訪彌陀最熱鬧老街區的中正路上,興義魚丸店人來人往絡繹不絕,老闆謝勝寶正在趕工訂單,平時一天就得要製作上萬斤魚丸,逢年過節更是整整兩倍的出貨量。每天清晨三點開始工作,謝勝寶視線一直緊盯著攪動的魚漿機器,40年累積的好口碑來自於對自家產品兢兢業業的態度,除了必須使用虱目魚背部肉,還要加入肥肉、胡椒粉、香料、大蒜等獨門配方,魚丸鮮甜又彈Q,全靠虱目魚職人充滿經驗的手感。

虱目魚丸、旗魚丸、花枝丸、香菇虱目魚丸口味種類多,還有虱目魚肚、虱目魚柳、虱目魚皮、虱目魚肚一夜干、虱目魚香腸、蒲燒虱目魚,虱目魚老饕最愛嚐鮮的味道。(攝影/曾信耀)
虱目魚丸、旗魚丸、花枝丸、香菇虱目魚丸口味種類多,還有虱目魚肚、虱目魚柳、虱目魚皮、虱目魚肚一夜干、虱目魚香腸、蒲燒虱目魚,虱目魚老饕最愛嚐鮮的味道。(攝影/曾信耀)

  看到令人垂涎的魚丸製作過程,是不是想要馬上來一碗新鮮魚丸湯解饞?

  想要品嘗在地的原汁原味,不妨試試創立於民國40年的魚丸同麵店,它是彌陀最老字號的小吃店,四代老店僅此一家。當年創始人陳朝福帶著四個兒子,以新鮮的虱目魚、旗魚製作魚丸,利用自家魚丸、魚丸湯開了一家麵店,街坊鄰居叫他魚丸同,也成了彌陀老街響亮的招牌。張哲男透露,老頭家留下煮魚丸的鐵鍋,還特地捐出做為地方文化資產。

魚丸同麵店是彌陀最老字號的四代老店。(攝影/曾信耀)
魚丸同麵店是彌陀最老字號的四代老店。(攝影/曾信耀)

魚丸湯加入茼蒿,瞬間勾起記憶中的古早味。(攝影/曾信耀)
魚丸湯加入茼蒿,瞬間勾起記憶中的古早味。(攝影/曾信耀)

草蓆編織軟實力

  除了虱目魚,彌陀也曾經歷過家家戶戶都是草蓆工廠的輝煌歲月。臺灣光復後,30年代彌陀引進藺草種植及草蓆編織技術,使得草蓆編織工業在彌陀庄頭蓬勃發展,曾讓彌陀地區的草蓆在南台灣創下長達近40年榮景,也是早年引以為傲的經濟命脈之一。

老頭家娘陳孫月綢50多年草蓆編織技術,盡現臺灣工藝職人紮實精湛的底蘊。(攝影/曾信耀)
老頭家娘陳孫月綢50多年草蓆編織技術,盡現臺灣工藝職人紮實精湛的底蘊。(攝影/曾信耀)

  金信昌草蓆見學工廠是目前彌陀草蓆碩果僅存的一家,至今仍是Made in Taiwan的台灣之光,民國60年以涼蓆起家,經歷轉型,金信昌總經理陳勇志說,「原料進口之後,我們仍舊堅持貼邊、車邊都必須在台灣製作完成」,為了不斷精益求精,陳勇志還設計開發出獲得專利的自動化車邊機台。

  即便面對傳統產業式微,這家老字號品牌仍然強化設計部門培養人才,自行設計布花、開版印布,更打造草蓆見學工廠,體驗草蓆餐墊或杯墊的DIY,讓人深深佩服台灣品牌軟實力。

金信昌總經理陳勇志打造草蓆見學工廠,可預約體驗草蓆餐墊DIY體驗。(攝影/曾信耀)
金信昌總經理陳勇志打造草蓆見學工廠,可預約體驗草蓆餐墊DIY體驗。(攝影/曾信耀)

彌陀漁港享受左岸咖啡的悠閒

  午後時光,張哲男特地帶我們前往南寮海邊,享受海岸咖啡的悠閒愜意。彌陀海岸線長達約4公里,天成美景的自然風光有目共睹,10年前南寮漁港曾獲選全國十大魅力漁港。「彌陀漁港這一帶以前被稱為『豬哥寮仔』,早期生活困苦,少有人居住」,張哲男描繪起傳統漁村生活,當地傳統牽罟捕魚令人津津樂道,如今彌陀漁港景觀再造,已成為一處休憩旅遊的海岸光廊。

近年進行景觀再造的海岸光廊,已成為彌陀漁港新亮點。(攝影/曾信耀)
近年進行景觀再造的海岸光廊,已成為彌陀漁港新亮點。(攝影/曾信耀)

彩繪堤防注入活力。(攝影/曾信耀)
彩繪堤防注入活力。(攝影/曾信耀)

  百大青農張博仁就在南寮海邊經營餘香咖啡,他說,彌陀最美的風景就是漯底山和這一片海,南寮海域沒有堤防,整個景觀未被屏障,來這邊只要坐在平地就能看海,「我們是彌陀海線唯一一間可以看到這麼美的海岸咖啡館,連當地老漁民都不見得知道這裡」,對於那些不喜歡煩雜的都市人,找個地方躲起來,整個高雄到台南之間的濱海鄉鎮,彌陀最適合遠離塵囂了,不會太繁榮,又不會很偏僻,還擁有豐富的地形景色。

百大黃金農夫、第三屆百大青農張博仁除了成立辰魚企業社,也打造微涼海岸、餘香咖啡品牌經營。(攝影/曾信耀)
百大黃金農夫、第三屆百大青農張博仁除了成立辰魚企業社,也打造微涼海岸、餘香咖啡品牌經營。(攝影/曾信耀)

勇闖神秘的漯底山惡地形

  「你知道嗎?台17線上唯一有山的地方,就是漯底山。」蔡志華老師說。清朝康熙年間的《鳳山縣志》寫道:「螺底山在仁壽里,縣西北二十里。平原曠野,中浮一邱,頂寬平,有小竅,出水若泥潭,其深無底,山多沙礫,少草木。」《臺灣府志》也有記載「山似青螺倒置,因名螺底山,山麓有螺底潭,又百石螺潭,登山墳可西望臺灣海峽。」

漯底山惡地形尖峰利脊,與燕巢田寮月世界截然不同。(攝影/曾信耀)
漯底山惡地形尖峰利脊,與燕巢田寮月世界截然不同。(攝影/曾信耀)

  漯底山的惡地形是南化泥岩層的延續,全區約56公頃,蔡志華老師一邊解說,「漯底山是台灣最大的泥火山,整座泥火山都是泥漿噴發所形成的,也是最靠近海邊的泥火山和惡地地形」。與燕巢田寮惡地不同的是,漯底山青灰岩含沙量低,黏性高,不易受雨水沖刷,因此惡地表面容易形成龜裂的地質紋理,看上去尖峰利脊,比月世界景觀更震撼。

漯底山是台灣最大的泥火山,有兩處噴泥口。(攝影/曾信耀)
漯底山是台灣最大的泥火山,有兩處噴泥口。(攝影/曾信耀)

  雖然漯底山僅僅海拔53公尺而已,但整個嘉南平原海線都沒有制高點,漯底山正好地處岡山空軍官校與彌陀中間,可以控制左營軍港和岡山空軍基地,日治時期以來就是軍事要塞,早期是重要的軍事管制區,原始地形地貌被完整保留,直至95年底軍隊撤出,才得以一窺它的神秘面貌。

漯底山總共有四座砲陣地,砲口對準方向不同,包括左營軍港、臺灣海峽、茄萣海域。(攝影/曾信耀)
漯底山總共有四座砲陣地,砲口對準方向不同,包括左營軍港、臺灣海峽、茄萣海域。(攝影/曾信耀)

砲陣地建築工法使用大量貝殼,因為砲彈射擊時聲音很大,貝殼具吸音減震的功用。(攝影/曾信耀)
砲陣地建築工法使用大量貝殼,因為砲彈射擊時聲音很大,貝殼具吸音減震的功用。(攝影/曾信耀)

  蔡志華指出,漯底山目前至今僅開放十多年,去年探勘發現塵封了近70年的日軍配水池,不僅保留碉堡、砲台軍事工禦,還有台灣原生種黃荊、楓香植物生態多樣化,步道間也隨處可見大片瓊麻,原來是當年為了防禦傘兵空降而種植的。

  從觀景台眺望臺灣海峽,漁村、魚塭連綿著無邊際的大海,彌陀的夕陽有層次而不顯單薄,在攝影師眼中別有一番風情,如同這座魚鄉的內涵美好卻不張揚,靜靜的深藏不露。

漯底山開放之後,已成為在地居民休閒步道的好去處。(攝影/曾信耀)
漯底山開放之後,已成為在地居民休閒步道的好去處。(攝影/曾信耀)

從漯底山觀景台至高點,彌陀農田、魚塭及海岸線,充滿層次的迷人風光。(攝影/曾信耀)
從漯底山觀景台至高點,彌陀農田、魚塭及海岸線,充滿層次的迷人風光。(攝影/曾信耀)

帶路人

張哲男:高雄市彌陀彌羅港文史協會創會理事長,高雄市岡山區社區大學校長。

蔡志華:彌陀國小主任,本身是彌陀囝仔,現任彌羅港文史協會理事長。

帶路人(左)蔡志華(右) 張哲男。(攝影/曾信耀)
帶路人(左)蔡志華(右) 張哲男。(攝影/曾信耀)
Information

• 興義魚丸店

地址:高雄市彌陀區中正路330號

電話:(07)621-0258、619-1138

• 魚丸同麵店

地址:高雄市彌陀區中正路90號

電話:(07)617-5425

時間:06:00~14:00

• 金信昌草蓆見學工廠

地址:高雄市彌陀區中正南路77-1號

電話:(07)610-6038

時間:DIY採預約 

• 餘香咖啡

地址:高雄市彌陀區南寮路光明巷31-1號 

電話:0925-899-091、0983-529-991

時間:13:00~18:00 

• 漯底山自然公園

地址:高雄市彌陀區漯底里山頂路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