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9-01更新日期:2025-09-01
【202509大港連線】
逃脫「職涯迷惘」密室 實習媒合計畫為大港青年職涯圓夢
完成學業、步入職場是人生的重要階段,然而許多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對未來感到迷惘與不安。為協助青年提早接觸職場,高雄市政府青年局推出「大港青年實習媒合計畫」,整合實習資源,提供具學習性及參與性的實習工作機會,媒合高雄市轄內高中職以上具學籍或15至29歲設籍高雄市之青年,進入企業實習。
位於長明商圈的「夢罟工作室」,便是「大港青年實習媒合計畫」的亮眼成果之一。

不只是服務業 密室逃脫員工是「說故事的人」
「夢罟」(音ㄍㄨˇ),又稱捕夢網,源自北美原住民族文化,象徵驅邪避凶、招來好運,夢罟工作室便取其寓意而命名。
這是一間由三位女性創立的工作室,原是電信公司同事的她們,因熱愛密室逃脫遊戲而決定共同創業,過程中發揮各自所長,設計道具、劇情與場景,在長明商圈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經營至今已超過七年。

創辦人之一的謝庭惠分享,密室逃脫雖在臺灣逐漸受到歡迎,但仍屬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因此在招募人才時,特別看重對故事理解與場景設計有高度興趣的人。「我們的員工不只是服務人員,更像是引領玩家進入故事世界的導演。」她笑說。為營造沉浸感,員工須熟記遊戲背景與解謎細節,並具備情感豐富的講述能力,讓每場遊戲充滿戲劇張力。
例如遊戲《符藝思盒》融合長明商圈的歷史與產業符碼,重現當年繁華場景,員工須了解在地歷史脈絡、掌握每個關鍵謎題;而以懸疑推理為主題的《羅莎》,則須從語氣到表情精準拿捏,營造神秘情境。


從實習生到副店長 夢罟成為職涯成長的舞台
夢罟工作室現任副店長陳柏榮,就是透過「大港青年實習媒合計畫」媒合的代表人物。他回憶,大學畢業前夕對未來職涯感到迷惘,恰巧在計畫中看見夢罟這個曾接觸過的品牌,熱愛創意產業又具備相關專長的他於是進入實習,「我很慶幸能透過實習提早踏入職場,找到職涯定位。」

他的第一個任務是在夢罟的第一款遊戲《羅莎》中,負責劇情講解、場景布置與顧客引導。實習期間,他學會如何生動地詮釋故事,入職之後也在培訓新人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出領導與溝通能力,如今已成為公司內部訓練的重要幹部。他說:「在夢罟這個沒有階級壓力、重視創意與自我實現的環境裡,我找到了真正的成就感。」

跨界合作 讓青年創意走進更多產業場域
除了日常營運,夢罟工作室也積極與各界合作,拓展創意經濟的應用範疇。他們曾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合作,將六龜區寶來的在地故事轉化為密室遊戲《芒路》與《逗遊包》,以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廣農業與地方文化;也曾為音樂串流平台KKBOX設計專屬企業團體建立遊戲。
謝庭惠表示,這些跨界合作不僅提升夢罟的品牌能見度,也讓青年創意有更多發揮的舞台,實現從遊戲設計到社會參與的多元想像。

打造年輕人夢想起飛的城市
青年局表示,透過實習不僅能幫助青年發掘自我潛能、累積職場經驗,也協助企業找到理念契合、具潛力的人才,進一步促進企業創新與發展。自2020年起推行至2024年,已促成超過3,000名青年至企業實習,留任(轉為正職或兼職)者超過2,000名;光是2024年即有1,029人完成媒合,今(2025)年預計將再媒合1,000名青年投入職場。青年局強調,「大港青年實習媒合計畫」不只是單向提供實習機會,更是青年與企業雙向共創的平台。
符合資格(高雄市轄內高中職以上具學籍或15至29歲設籍高雄市之青年)者可透過「大港青年實習站」註冊帳號、瀏覽職缺、投遞履歷,由企業進行面試及錄取。只要完成至少160小時的實習時數,企業即會提供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的薪資。「大港青年實習媒合計畫」未來將持續強化媒合的質與量,攜手更多產業單位,共同開啟創意與文化交融的新契機,讓高雄成為年輕人夢想起飛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