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雄回憶】尋訪日系老靈魂,巷弄中的老宅新空間

高雄有著自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老建築,棟棟日式老屋經由改造,賦予全新的生命,讓我們走進巷弄感受這份典雅精緻。

老相館裡的甜滋味
左營果貿社區旁,一間結合照相館與甜點店的「夏全開」,進入店裡一下子把人拉回上個世紀,手作甜食與老相館特有的質感相遇,鋪陳出溫柔和緩的高雄舊時光。
沉穩的和式情調縈繞空間,舊照片、老底片,還有各種生活老物,營造出早期高雄的生活風情。推開「夏全開」店門,前半部以老件家什打造日系風格的用餐環境,後半部則保留為甜點工作室及拍照空間,甜點出爐的香氣取代了相片沖洗的藥水味,讓人想要靜靜待下來,享受浮生半日閒。

夏全開的兩位店主─子慈與澄,因緣際會找到果貿社區旁這間歷史悠久的老相館,觀察到相館與社區的長年情感,喜愛懷舊事物的兩人,決定讓相館的生命延續,他們保留原有的證件照拍攝及相片沖洗服務,再加上年輕人喜愛的手作甜點,新舊交融複合式經營,碰撞出獨特的風格火花。

兩人在工作上各司其職,相館事務由澄主理,子慈負責甜食及飲品製作。令人好奇的店名「夏全開」,來自於店主澄的興趣。喜愛收藏黑膠唱片的他,從日本吉他手──高中正義發行於1984年的專輯名稱《夏全開》得到靈感。專輯中老派又充滿活力的節奏,與兩人想營造的店內氛圍正好不謀而合。

店內供應季節水果汽泡水、拿鐵、台灣茶葉以及單品咖啡等飲品,甜食則因應節氣變換當令鮮果,提供水果甜塔、戚風蛋糕等品項。一些黑膠唱片、幾塊甜蜜蛋糕,加上很多膠捲底片,在冬季暖陽裡迎來屬於兩位年輕人的「夏全開」,更持續著老相館與社區的綿延情感。
巷弄裡的百年風華
綠色屋頂、木造窗櫺,日西合壁的優雅洋房,悄悄坐落在舊眷村民宅一隅。逍遙園過去是日本華族別邸,在時代更迭下被塵封遺忘,直到2020年底經整修後才重現世人眼前。踩著洗石子地,在洋溢木質溫暖的老式洋房中,追憶80年前日治時期的打狗舊事。


熙來攘往的高雄新興區,巷弄中有一間建於1940年、結合日西建築特色的優雅宅邸,逍遙園過去被眷村宿舍包圍,連在地高雄人也鮮為知悉。在高雄更名百年之際,荒廢數十年的逍遙園經重新修葺恢復原貌,塵封的歷史大門被推開,人們得以走入時光隧道,一窺昔時日本華族的品味生活。


洗石地、水泥牆,搭配唐破風設計的露台屋頂,逍遙園以西式建材建構傳統日式木屋的空間構造,日西合璧的獨特設計,在現存日式老宅中顯得獨樹一格。創建者大谷光瑞在1940年以總督府內閣參議的身分來到台灣,致力於熱帶農業知識研究的大谷,看中高雄新興區的前身大港埔,選擇在這片寬闊的新開發地區,打造總面積約12,000坪的「大谷農園」,做為他在台的別邸、門生訓練所及熱帶植物實驗農場。


農園內最主要的建築,即園主的私人別墅──逍遙園,在當時不僅是大港埔最高建築,也是最優雅時髦的豪宅。大谷曾經周遊列國設置別墅資產,一樓為起居和社交待客空間,陳設細節中展現和洋融合的異國情調,二樓採用「網代天井」工法,牆面搭配傳統市松紋樣,整幢宅邸使用台灣黃檜、杉木等超過十餘種木建材,每個角落皆經過精心打造。

戰後廣闊農園成為行仁新村眷舍聚落,只留下逍遙園兀自矗立。在多方人士搶救修復後,重見天日的逍遙園以歷史和藝文中心活絡再生,夜晚則在燈光輝映下,成為城市裡優美的存在,這棟80年歷史的日洋建築,仍舊持續書寫著屬於它的歲月物語。
逍遙園
地址:高雄市新興區六合一路55巷15號
電話:07-222-5136
時間:週一~五11:00~17:00,週六、日11:00~18:00,週一公休。
FB:逍遙園
備註:假日定時導覽13:00~17:00,每小時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