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畫刊

【202305港都萬花筒】

台塑「起家厝」成工業遺址公園 見證高雄產業發展與轉型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為周邊高樓大廈市景,增添綠意與文化氣息。(攝影/Carter)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為周邊高樓大廈市景,增添綠意與文化氣息。(攝影/Carter)

  舞獅團鑼鼓喧天,民眾漫步老樹林蔭間,坐落於高雄亞灣區的「台塑王氏昆仲公園」歷經4年整修,全區於4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陳其邁市長、台塑集團王文淵總裁特別親臨現場,揭開「經營之神」王永慶起家厝的神秘面紗,並配合2023高雄文資月,辦理主題派對活動。

陳其邁市長(左)感謝王文淵總裁(右)與台塑集團成就如今美好的公園,除全數保留原工業遺跡,現今整體造景綠草如茵,富含歷史文化意義。(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陳其邁市長(左)感謝王文淵總裁(右)與台塑集團成就如今美好的公園,除全數保留原工業遺跡,現今整體造景綠草如茵,富含歷史文化意義。(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占地2.5公頃的台塑王氏昆仲公園,全區共有12座歷史建築與1座紀念建築,是複合型的文化資產園區,完整保留兩位創辦人辦公室、創辦人故居、資材倉庫及眷屬宿舍等歷史建築,加上「塑膠產業館」、「台塑創辦人紀念特展」、「舊時宿舍體驗區」及復古特色商店等,並提供導覽,讓遊客回味舊日時光。

老工廠華麗轉身 高雄首座工業遺址公園誕生

  大樹環繞,涼風徐徐,陽光灑落在老建築群及牛車雕塑上,台塑王氏昆仲公園前身為台塑企業高雄廠,所在地為日治時期因軍需而形成的「戲獅甲工業區」,戰後國民政府延續其發展脈絡,成為高雄工業發展基地,當時台碱、台肥等化工廠聚集於此,加上製作塑膠的原料取得容易,促使台塑決定設廠戲獅甲,成為臺灣塑膠產業的發源地。

園區內表現台塑企業精神的三處銅雕:牛車廣場、打水小孩廣場、阿媽紀念花園。(上、右下:攝影/Carter、左下: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園區內表現台塑企業精神的三處銅雕:牛車廣場、打水小孩廣場、阿媽紀念花園。(上、右下:攝影/Carter、左下: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新聞局)

  1954年,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獲得美援貸款78萬美元,在戲獅甲工業區成立福懋塑膠公司,之後更名為台灣塑膠公司,為臺灣第一座PVC工廠;配合市府亞洲新灣區計畫,於2014年功成身退後,市府與台塑集團攜手合作,公私協力將石化產業工廠變身為文化公園,2018年部分設施登錄為文化資產,同時台塑、南亞、台化及台塑石化四家公司共同捐助成立基金會修復廠區,讓公園得以永續營運。

  有別於臺灣各地的日式老屋聚落,台塑王氏昆仲公園「廠住合一」的空間規劃形式十分少見,也是高雄現有工業遺址中唯一僅存案例。園區圍牆有著充滿歷史感的「台塑」及「南亞」招牌,高聳的老煙囪、鐘樓、宿舍群及咕咾石圍牆,結合文創特色的復古理髮廳及福利社,吸引遊客駐足拍照,工廠遺跡轉型成為具文化歷史意義的公園,成為民眾散步的好去處。

(攝影/Carter)

園區內歷經歲月的老樹群,提供民眾乘涼休憩空間。(攝影/Carter)
園區內歷經歲月的老樹群,提供民眾乘涼休憩空間。(攝影/Carter)

走進創辦人辦公室及故居 一窺臺灣工業發展縮影

  原台塑高雄廠區歷史逾60年,兩位創辦人辦公室及故居皆完整保留,紀念創辦人與員工一同奮鬥的歲月。「經營之神的封號背後,是兄弟倆艱辛努力的成果!」導覽人員說道,王永慶、王永在2位創辦人在此一起辦公,距離宿舍非常近,幾乎過著以廠為家的生活。

創辦人辦公室幾乎原物保存,重現當時王永慶與王永在攜手打拚的記憶,角落還掛著一條王永慶使用過的毛巾。(攝影/Carter)
創辦人辦公室幾乎原物保存,重現當時王永慶與王永在攜手打拚的記憶,角落還掛著一條王永慶使用過的毛巾。(攝影/Carter)

  王永在創辦人故居興建於1959年,為王永在於1959至1968年間進駐高雄廠的居所,是高雄市目前唯一的紀念建築。1樓房間為早年王永慶留宿的地方,2樓則是王永在與家人的房間,房內幾乎原物保存、陳設樸素簡單。辦公室角落的洗手檯旁掛著王永慶使用過的毛巾,傳達從困苦中奮鬥打拚,引領臺灣經濟起飛的精神。

王永在創辦人故居興建於1959年,為高雄市目前唯一的紀念建築。(攝影/Carter)
王永在創辦人故居興建於1959年,為高雄市目前唯一的紀念建築。(攝影/Carter)

  來到園區一角的鐘樓,方正水泥建築搭配翡翠綠色窗櫺,銅鐘高掛,整體充滿復古氛圍。「噹…噹…噹…」遊客興味盎然地輪流敲鐘,鐘聲悠遠響亮,彷彿訴說早年工廠數年如一日、工人們奉獻青春歲月的點點滴滴。因當時尚未發明電子鐘,需以人工敲響鐘聲提醒作息:上、下班各敲3響3次、共9響,休息時間各敲1響3次、共3響。銅鐘上Athlone Castle字樣,經考證是來自愛爾蘭造船廠生產的船鐘,經由拆船業進入高雄廠,同時見證50年代高雄拆船業興盛的歷程。

園區一角的鐘樓,方正水泥建築搭配翡翠綠色窗櫺,銅鐘高掛,整體充滿復古氛圍。(攝影/Carter)
園區一角的鐘樓,方正水泥建築搭配翡翠綠色窗櫺,銅鐘高掛,整體充滿復古氛圍。(攝影/Carter)

親子共學科普知識 老煙囪化身城市光柱

  「塑膠產業館」前身為資材倉庫,展示臺灣塑膠產業的早期設備,包括當時世界最小的重合槽、0號膠布機、印刷機及壓花機等,都是台塑企業的第一部機器。透過靜態與動態展示,可以了解塑膠製作過程、塑膠與人們生活間的關係,提供寓教於樂的科普知識,相當適合親子共遊。

塑膠產業館展示當年的機器設備,圖為當時世界最小的PVC重合槽。(攝影/Carter)
塑膠產業館展示當年的機器設備,圖為當時世界最小的PVC重合槽。(攝影/Carter)

  導覽人員帶領遊客往戶外走去,沿途經過原地保留的一代重合槽、二代重合槽,抵達園區最顯眼的象徵──燃煤鍋爐煙囪,抬頭望向30米的高聳煙囪,當年為台塑高雄廠區的重要指標,如今廠區成為公園,煙囪在夜間打起燈光,化身燦爛的城市光柱。

園區原地保留30米高的燃煤鍋爐煙囪,當年為台塑高雄廠區的重要指標。(攝影/Carter)
園區原地保留30米高的燃煤鍋爐煙囪,當年為台塑高雄廠區的重要指標。(攝影/Carter)

高雄文資新景點 觀光遊憩好去處

  園區於「創辦人辦公室-文創特展空間」舉辦《台塑故事-我們的起家厝》特展,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王長表示,台塑王氏昆仲公園保留當年廠區建物及設備,不僅見證臺灣工業發展的歷程,也展現2位創辦人勤勞樸實的創業精神,希望為外界帶來更多啟發意義。園區目前提供團體導覽預約,各景點也設有解說牌,參與導覽的李姓市民分享,來到園區才知道台塑企業是從高雄發跡,藉由導覽獲得塑膠產業知識,也聽到許多有趣的工廠故事。

高雄文資月主題派對在台塑王氏昆仲公園登場,現場有主題市集、歌唱表演等活動。(圖片提供/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
高雄文資月主題派對在台塑王氏昆仲公園登場,現場有主題市集、歌唱表演等活動。(圖片提供/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民眾坐在大草坪上欣賞演出。(圖片提供/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民眾坐在大草坪上欣賞演出。(圖片提供/財團法人高雄市王永慶、王永在昆仲公園文化基金會)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的正式開放,象徵高雄從重工業轉型觀光城市,現階段已完成塑膠產業館展示暨創辦人紀念特展,園區將持續進行招商進駐等,為歷史場域轉型注入新生命,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文創與教育意義的觀光新景點,豐富市民的日常生活。

Information

• 台塑王氏昆仲公園
地址:高雄市前鎮區中山三路39號
時間:館內9:00~17:00(週一休館)、戶外場域22:00熄燈(全年開放)
電話:(07)333-1101
FB:台塑王氏昆仲公園

2023高雄文資月-春日漫遊舊時光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