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大港連線】
低碳家園進行式 譜寫綠色生活篇章
減碳不只是政策,也是生活。高雄多個社區正以獨特的方式推動減碳,成為城市綠色轉型的先驅。《高雄畫刊》前進旗山區東昌里、大樹區龍目里及大寮區中庄里等三個獲得環境部認證的低碳社區,看居民發揮創意讓減碳行動落實於日常,實現永續家園目標。

香蕉全利用 農廢轉生創意伴手禮
旗山不只老街聞名,座落於老街東邊的旗山糖廠(現為高雄旗糖農創園區),百年風華吸引許多遊客到訪觀光。糖廠所在的東昌里為高齡農村社區,有一群人長期在地方耕耘,推動食農教育、蕉園導覽、低碳旅遊等,成為高雄第一個「社區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曾獲國家環境教育獎社區組特優、金牌農村全國銀牌、第18屆國家永續發展獎等,以及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銀級特優認證」肯定。

東昌里曾是旗山糖廠員工的聚居地,隨著糖廠20多年前停止營運,當地一度因為人口流失而低迷,然而,一群有志青年團隊進駐,社區逐漸恢復生機。高雄旗山區糖廠社區發展協會(以下簡稱糖廠社區協會)郭俊宏副總幹事回憶,「因為社區沒有活動中心,歷經幾次地點尋覓,決定租下糖廠一間倉庫當作社區發展據點,想辦法申請一些資源進來,開始推行一些活動。」
為了讓社區恢復原本活力,糖廠社區協會陸續開發農村體驗遊程,吸引遊客走訪旗山;2019年凝聚居民共識,在旗糖農創園區內成立「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提供DIY體驗及蕉園導覽遊程、販售東高雄九區農特產品等,創造收入同時讓小農的心血被看見。

旗山素有「香蕉王國」美譽,卻容易產生假莖、果梗等含水量高的農業廢棄物,成為病媒蚊孳生溫床。社區成員從日常層面思考,巧妙地將香蕉廢棄物轉生創意伴手禮,真正做到「農廢不廢」:像是香蕉纖維絲被抽取後製成環保繩,替代釣魚線用於綁苔球、花束等文創商品;富含花青素的香蕉花蕊,昔因口感不佳被棄用,如今與生技公司合作,將其加入濾掛式咖啡包,融入旗山檸檬成為別具一格的創新飲品;香蕉葉可變身包墊紙,假莖經處理可製成特殊質感的編織包。


循環經濟概念不只讓農廢變黃金,也吸引一批相同理念的青年返鄉,集思廣益全力打造低碳家園。協會已經完成室內空間的碳盤查,逐步發展一系列減碳措施:推動居民參與減碳公約、汰換節能燈泡、倡導騎單車及隨手關燈等節能減碳行為,社區也引進ARM自動資源回收機,提供更便利的回收環境。

東昌里將廢棄物翻轉成為資源,結合環境教育、友善土地的作為,看似微小的改變,實際上已產生深遠影響,也為農村永續找到解方。
鳳梨變身天然酵素 找回家園清澈溪流
大樹區龍目里是擁有豐富水源的農村社區,也是高雄水果重要產區,主要種植鳳梨、荔枝等。近年龍目社區結合產業特色推動低碳家園,獲得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銀級認證、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金牌農村獎等多項肯定,成了熱門生態旅遊景點。

跟著龍目里陳榮清里長漫步龍目排水旁的木棧道,潺潺溪流加上可愛的卡通龍招牌,難以想像這裡曾是人們不敢接近的水溝。
龍目排水是山區中坑、北勢坑、南勢坑及偏坑4條野溪匯流點,曾經家庭廢水、垃圾往溪溝排放,導致長年污臭。陳榮清里長表示,為了整頓環境,社區陸續成立環保志工隊、社區巡守隊及國土安全巡守隊,定時巡視溝渠整潔。另外,龍目里以鳳梨果皮製作酵素,這種酵素是天然清潔劑,能洗碗、去油垢且對環境相當友善,全里多處設置大桶子供免費取用。經過多年,溝渠臭味逐漸褪去,溪水清澈見底,居民們喜歡在溪邊散步,再也不見蒼蠅飛舞的困擾。


除了利用農業廢棄物製作堆肥和環保酵素,社區也推動綠色商店,支持地產地銷,減少碳排放。另外,社區活動中心屋頂裝設太陽能光電,公共區域更換為節能燈具,從各個細節減少能源消耗。教育從小開始,龍目社區發展協會在龍目國小設立資源回收站,教育孩子們資源再利用的觀念,回收所得甚至可以支付活動中心和村里辦公室的水電費。

龍目社區長年推動有機種植,近年更積極轉型發展觀光農業,推出鳳梨特色風味餐及一日農夫、DIY體驗等遊程吸引遊客來訪,一步步朝農村企業邁進,創造青年返鄉工作機會,也開創不一樣的農村前景。

無毒歡喜農園 與土地友善共存
響應政策推廣,大寮區中庄里自2013年開始積極參與社區營造,社區活動中心周邊滿滿綠意,不僅是長者照顧關懷據點,更是低碳生活的榜樣。


中庄里曾承豐里長帶領大家來到社區招牌「歡喜農園」,占地百坪的農園位於活動中心後方,採無毒經營,提供長者餐食自給自足,也開放給民眾進行農地體驗。農園澆灌用水來自於精心設計的雨水回收系統,利用活動中心的斜屋頂收集雨水,經過過濾後,水資源分配於澆灌和生態池,可以節省可觀水費,支持社區永續發展。


除了雨水回收系統,社區在節能減碳方面做了多項努力,包括屋頂安裝太陽能板、更換節能燈具、製作天然酵素清潔劑等,社區涼亭也運用熱對流原理,使其自然散熱,成為低碳綠建築示範。

中庄里善用環境營造達成減碳目標,也大大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社區大量種植遮蔭樹木,創造宜人的散步空間,讓大家更願意走出家門享受大自然,間接減少空調的使用。
無論是傳統農業社區,還是因產業轉型而煥發新生的聚落,居民腦力激盪、身體力行各種減碳行動,是「社區力」的最佳詮釋,為後代守護這片土地,也為社區創造新的發展機遇,譜寫出一段段綠色生活的美麗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