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高雄活動好好玩 GO

【202504高雄好生活】

3C世代遠離傷害 守護孩子EYE視力

  「視力就像一本存摺,儲存足夠的健康度數,才能抵禦近視的威脅。」教育部學生視力保健計畫主持人暨高雄長庚醫院眼科近視防治中心主任吳佩昌醫師表示,隨數位時代來臨,孩子們的日常幾乎離不開3C產品,而螢幕的光亮背後,卻隱藏著近視加深的風險。守護孩童視力,吳醫師闡述近視防治的觀念,幫助寶貝在學習與成長過程中保持好視野,遠離「惡視力」。

儲存「視力存摺」從幼兒期開始,包括減少近距離用眼,增加戶外活動並定期視力檢查。(圖片提供/吳佩昌)
儲存「視力存摺」從幼兒期開始,包括減少近距離用眼,增加戶外活動並定期視力檢查。(圖片提供/吳佩昌)

  現代的孩子無論是課業、娛樂,甚至和朋友交流,總是圍繞著手機、平板和電腦。從小盯著螢幕看,讓許多孩子在學齡前就已經帶上厚重眼鏡。根據高雄市政府統計資訊服務網資料顯示, 112 學年度高雄市國小學生的視力不良率超過 40%,且在國中階段更上升至 70%以上。

國人近視盛行率居高不下,跟「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習慣有關,若愈早近視,將來就愈容易變成高度近視。(攝影/Carter)

國人近視盛行率居高不下,跟「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習慣有關,若愈早近視,將來就愈容易變成高度近視。(攝影/Carter)
國人近視盛行率居高不下,跟「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習慣有關,若愈早近視,將來就愈容易變成高度近視。(攝影/Carter)

  吳佩昌醫師指出,疫情後電子產品的使用大幅增加,導致孩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他表示:「孩童與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過度。」在課堂上專注於課本,下課後又投入安親班作業,再加上3C產品的普及,使得近視盛行率居高不下。

  「近視是一種不可逆的疾病,一旦近視,平均每年會增加75-100度,發生得越早,度數就越容易加深。」吳醫師提醒,一旦發展為高度近視,不僅難以控制,還可能增加罹患青光眼、白內障及視網膜剝離的風險。因此,從小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是預防近視的關鍵。

吳佩昌醫師說,從小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是預防近視的關鍵。(圖片提供/吳佩昌)
吳佩昌醫師說,從小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是預防近視的關鍵。(圖片提供/吳佩昌)

  從幼兒期開始守護好視力,衛生福利部國民建康署推動「視力存摺」的觀念,吳醫師解釋說:「幼兒大多為一兩百度的遠視,我們把遠視度數當作是存摺中的存款,若能讓孩子在學習成長過程中減少耗損,就能避免進入近視危險期,減少罹患近視的風險。」家長若能建立正確用眼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及幼兒園期,保持孩童遠視至少100度以上,中高年級遠視至少50度以上,在近視防衛戰中就能儲備堅強的守備能量。

吳醫師建議,每用眼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以減緩眼睛疲勞。(攝影/Carter)
吳醫師建議,每用眼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以減緩眼睛疲勞。(攝影/Carter)

  寶貝孩子的視力,衛福部提倡「30-10-120」原則,即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此外,吳醫師與團隊研究發現,每天戶外活動超過120分鐘的孩子,近視發生率明顯較低。「戶外活動讓孩童遠離近視的危險因子,減少眼睛肌肉緊張。陽光也能刺激視網膜內的多巴胺分泌,抑制眼球過度生長,簡單來說,就是讓眼睛維持健康的形狀。」吳醫師解釋:「所以我總是鼓勵家長帶孩子多去戶外,打球、跑步、騎腳踏車都可以,關鍵是要離開室內,讓眼睛遠離3C螢幕。」

預防孩子近視,戶外活動很重要!不僅可讓眼睛的睫狀肌放鬆,陽光刺激也能使視網膜釋放多巴胺,抑制眼球軸長增長。(攝影/Carter)
預防孩子近視,戶外活動很重要!不僅可讓眼睛的睫狀肌放鬆,陽光刺激也能使視網膜釋放多巴胺,抑制眼球軸長增長。(攝影/Carter)

  近視的防治不僅是家庭的責任,學校與政府也正積極推動相關計畫。衛福部近年來推動「下課教室淨空」,鼓勵學校讓孩子下課時走出教室,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此外,也積極提升安親班的照明與環境標準,確保孩子有良好的用眼環境。吳醫師說:「這些原則其實不難落實,重點是家長要有意識地提醒孩子,讓視力保健成為日常習慣,而不是等到問題發生才來補救。」

  在3C世代,家長是孩子視力健康的第一道防線,重點在於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鼓勵多參與戶外活動,並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守護孩子的靈魂之窗,讓他們擁有明亮健康的雙眼,自信迎向清晰美好的未來!

儲存視力存摺 ,你可以這麼做

•「30-10」原則 眼睛也要下課休息 

  「30-10」指的是近距離用眼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吳醫師表示,家長可以設置鬧鈴,30分鐘後起身走一走活動筋骨,或是倒杯水也可以,都能夠讓眼部肌肉休息。

• 每天戶外活動 遠離壞因子

  衛福部建議每日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太陽光能抑制眼軸伸長,戶外遠距離視野,則可有效減少眼睛肌肉緊張,造成近視增長。此外,養成戶外活動習慣,可避免孩童黏著螢幕,減少近視的發生和惡化,還有提升體能、學習力及減少肥胖的效果!

每日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有助近視的發生和惡化,還有能提升孩子體能與學習力。(攝影/Carter)
每日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有助近視的發生和惡化,還有能提升孩子體能與學習力。(攝影/Carter)

• 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

  吳醫師表示,數位產品本身雖不會直接傷害視力,但長時間、近距離使用卻是導致近視的主要元兇之一。根據衛福部建議,2歲以下孩童應避免接觸螢幕,2歲以上每天使用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此外,螢幕藍光容易造成眼睛疲勞,影響黃斑部健康。吳醫師提醒,日常使用手機與平板時,應調整為護眼模式,以減少對視力的負擔。

在上學或上班的通勤途中,經常可見人人盯著手機螢幕。吳醫師提醒,長時間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使用手機,加上螢幕藍光刺激,容易導致眼睛疲勞,進而影響黃斑部健康。(圖片提供/吳佩昌)
在上學或上班的通勤途中,經常可見人人盯著手機螢幕。吳醫師提醒,長時間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使用手機,加上螢幕藍光刺激,容易導致眼睛疲勞,進而影響黃斑部健康。(圖片提供/吳佩昌)

• 定期檢查,確認視力存摺本 

  衛福部建議,每年需到眼科1至2次檢查視力,準確掌握「視力存摺」才是預防的最佳途徑。吳醫師也強調,為確保結果精準,最好到專業眼科使用散瞳劑檢查,近視者成年後也要定期檢查,確保不會觸發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病變。

回到頁面頂層 回到頁面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