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休日漫步】
潮旅梓官 來杯海味特調看夕陽
蚵寮漁村小搖滾熱鬧過後,撩起許多人對小漁村的好奇心,除了大啖現撈海鮮,走一趟梓官還能體驗零下急凍的酷涼,尋找巷弄裡的百年古厝、稻田旁的裝置藝術,在海邊小酒館吃燒烤看夕陽。說走就走!一起探索在地人都不知道的海線高雄。

零下25度急凍體驗
四月天的高雄,氣溫已直逼30度,日頭炎炎,正好躲進梓官區漁會,參加製冰廠體驗活動冰鎮一下!機器吊起一組已泡在儲冰槽中超過一天的冰模,像操作夾娃娃機一樣,移動到常溫水槽脱模,6塊巨大冰磚從模具中沽溜滑出來,夾帶一陣透心涼的冷空氣,排成一列當作寒冰床來躺,冰涼滲透背脊,瞬間消暑。在導覽人員的指導下,嘗試用鐵鉤拉動冰塊,這些巨人國枝仔冰每塊重達130公斤,沒掌握到技巧,任你用盡洪荒之力,冰磚依然聞風不動。

冰磚還不能降溫?下一站,走進漁會冷凍庫,體驗零下25度的極地世界。漁會收購旺季盛產的魚貨,存放於大型冷凍庫,以備在淡季供貨,穩定魚產價格。一開始感受不到酷寒威力,導覽人員拿出一張濕紙巾,空中甩兩下,原本柔軟的紙巾立刻凝結變硬,待他解說完畢,已經冷到想念戶外陽光了。

行程最後來到魚貨直銷中心,凌晨出海的漁船正好返港卸貨,每天11點半舉行現撈魚貨拍賣,當季魚貨閃耀新鮮光澤,叫賣吆喝聲此起彼落,交織蚵仔寮漁港最生猛的風情。
喝一杯海派蚵寮,漁村革命醞釀中
穿越一整排海鮮熱炒店,在緊鄰漁港的竹寮前停下腳步,茅草屋頂下,戶外爐台溢散食物香氣,路邊被遺棄的神明桌改裝吧台,吊橋淘汰的木板變身戶外長桌,坐在粗獷的手作餐桌前,自然也無需拘束。蚵仔寮的日落打亮一片金黃,牆上格瓦拉的頭像似乎宣示一種態度,改變即將發生…

和無數梓官孩子一樣,赤崁長大的余嘉榮也在成年後離鄉,多年來總是闖入別人的故鄉做社區營造,繞了一大圈,回到最熟悉的漁港,舉辦蚵寮漁村小搖滾,以古巴革命家格瓦拉為名開了間燒烤店,在店內角落堆疊一片文學之海。余嘉榮豪邁地對著本來就不多的座位比劃:「未來這區都會改成書店空間。」預計與三餘書店合作,引進500本海洋相關書籍,並將規劃講座、開課培訓在地人才,這一次,余嘉榮想用文化和美食擾動自己的家鄉。

閱讀海洋文化,同時加點海鮮文化滿足口腹之慾,一盤用料澎湃的西班牙海鮮燉飯,搭配午仔魚一夜干,再來點酒精加持,蚵仔寮的慵懶盡濃縮在此刻。

平凡中創新,古厝裡重生
離開蚵仔寮漁港稍微往北走,台17線將梓官區一分為二,赤崁和梓平分別展現海線高雄的傳統與創意。
為了美化社區,梓平藉農村再生計畫邀三地門的雕塑師指導志工創作,把當地螺絲工廠淘汰的廢品變成翩翩飛舞的蝴蝶和蜻蜓,並動員居民參與,彩繪纏繞畫。藝術妝點街區巷弄,小鎮的365天都是春天。

下午返回赤崁海邊,拜訪位於赤西里、蘊藏三百餘年歷史的劉家聚落。從保存最完整、位於赤崁西路的劉文禧故居開啟時光之旅,閩式三合院紅磚建築混搭巴洛克式門面,精美浮雕暗示曾經繁華。古厝外,赤崁西路曾是最熱鬧的赤崁老街,製冰廠、雜貨店、理髮店和酒家林立,兩側展延迷宮般的逶迤巷弄,拐個彎,也許就遇到養活百戶人的百年赤崁古井。

沿靜謐小巷朝海濱續行,百年歷史的劉德波洋樓位於赤崁西路底,緊鄰昔日港仔門小漁港,日治時期這裡稱為赤崁港,在蚵仔寮漁港尚未發展前,一直是熱鬧的貿易港口。劉德波洋樓因後代遷出而殘破不堪,洋樓旁的三合院瓦房經整修重建,由「港仔門工作室協會」進駐,百年老屋變身漁村藝文基地,職人工作坊、社區共學、民宿、小型展演等陸續發生。走上屋頂露台,正好是夕陽時分,迎向徐徐海風,眺望遠方柴山,在落日染紅的小漁村,寫下慢調旅行的句點。
• 梓官區漁會(戀戀蚵仔寮門市)
電話:(07)619-4100
地址:高雄市梓官區漁港2路32號
網址:www.ktfa.com.tw
• 海邊的格瓦拉
地址:高雄市梓官區漁港二路30號
FB:海邊的格瓦拉
• 梓平社區螺絲壁畫
地址:梓官路與梓官路城隍巷之間的小巷弄(鄰近梓平社區發展協會)
• 港仔門工作室協會
電話:0939-953046
地址:高雄市梓官區赤崁西路80號
FB:海集域所 x 港仔門工作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