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尋味食光】
嫩嬰爸媽不煩惱 副食品輕鬆煮
「寶貝滿4個月了,爸媽可以開始適時添加副食品囉!」「手指食物到底又是什麼?」許多家長總是傷透腦筋,不知該讓寶寶吃什麼?又該如何準備及料理才能營養均衡。兒童節將至,本期特別邀請讀者一同來認識副食品、手指食物,希望能讓爸媽輕鬆準備,寶寶開心享用,一起迎接屬於孩子們的節日!

副食品何時吃?怎麼吃?
「家有三口組寶寶怎麼辦?」孩子瘦小食量小,沒食慾,總讓爸媽傷透腦筋,成為網路上育兒討論的熱門話題。隨著寶寶成長,適時添加副食品不僅能補充奶類攝取不足的營養,還能幫助訓練咀嚼與吞嚥,為未來的均衡飲食打下基礎。

身為忙碌的全職雙寶媽、同時也是專營寶寶副食品的網路品牌「喬媽灶咖」創辦人王婷纕(喬媽)表示,一般來說,寶寶出生 4 個月後可以開始添加副食品,大約在寶寶滿6個月後,或寶寶會伸手搶湯匙、搶食物、有想要自己吃食物的慾望時,就可以慢慢嘗試給寶寶手指食物了,除了可以訓練口手眼睛的協調力外,也可以一併訓練手部肌肉的抓握能力。

探索食物從「吃」開始,讓孩子自己探索、吃得開心才是最重要,千萬不要給他太多吃飯的壓力。另外,喬媽也分享,副食品的「賣相」也很重要,色彩繽紛的食物能刺激視覺感官、提升食慾,讓孩子更願意嘗試。
「我女兒是過敏兒,在她1歲時,我常煩惱如何為她準備營養又安心的餐點。」喬媽說,有天她靈機一動,將蔬菜剁碎拌入肉餡,不添加米酒、醬油等調味,製成迷你水餃。她笑說,每次看著喬妹吃得津津有味、一口接一口,就特別有成就感,也更能體會家中有「三口組」寶寶的父母心情,而這也成為她7年前創業的動力。

從「吃」開始 用味蕾探索世界的繽紛
身為職業媽媽,喬媽深知在家庭與工作間奔波的辛勞。為了減輕爸媽備餐的負擔,她開始經營副食品工作室,從最初在家包水餃開始,到目前灶咖產品已累積將近60種品項,包括蘿蔔糕、小朋友濃湯,並發展出10多種彩色麵糰,而這些麵糰還延伸出水餃、拉麵、義大利麵等產品。

從為女兒挽袖包水餃開始,在家人支持下,喬媽從一人工作室起步,逐步發展至建立自己的網路商城。喬媽說:「每次看到爸媽們分享寶貝開心吃飯的照片,是支持我不斷前進的最大動力。未來,灶咖將持續研發更多寶寶食品,讓這份愛與初心長久延續。」

喬媽教你煮:寶寶吻仔魚蒸蛋
寶寶進入副食品階段需要更豐富的蛋白質,此時期特別適合製作口感滑嫩、易吞嚥的蒸蛋,若搭配質地柔軟的吻仔魚,更能提供均衡營養。
※適合年齡:一歲以上或已吃過全蛋無過敏的寶寶
1:準備適量吻仔魚,可先稍微用熱水燙過去腥味。
2:在碗裡打一顆雞蛋,將蛋液過篩後,並加入60cc的高湯或水攪拌均勻。
3:加入吻仔魚。
4:電鍋外鍋一杯水蒸即可。

喬媽教你煮:彩色小水餃
※適合年齡:一歲以上或已學會咀嚼吞嚥的寶寶
1:燒一鍋水,水滾後倒入冷凍水餃,喬媽提醒稍微順時鐘攪動,避免沾鍋底,蓋鍋蓋。
2:水再次滾開,開鍋蓋順時鐘攪動。
3:煮約5分鐘,小水餃浮起即可撈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