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9-01更新日期:2025-09-01
【202509高雄好生活】
防詐必修課:教你識破求職陷阱
「年收百萬不是夢」、「無需經驗」、「彈性出勤、在家輕鬆賺」這些看似滿足就業夢想的金句,背後可能是精心設計的詐騙劇本。隨著數位化浪潮推進,求職詐騙手法日新月異、無所不在,稍有不慎便可能落入陷阱。高雄市政府勞工局以真實案例為教材,抽絲剝繭揭露詐騙話術,教你辨識不合理條件,避開求職陷阱地雷區。

牢記「三要七不」原則 遠離求職詐騙陷阱
騙局1:免打卡、日領高薪
高中生阿偉利用暑假,打算打工存錢買手機,在社群網站被一則「免打卡、日領高薪」的徵才廣告吸引。雇主自稱經營海外博弈網站,只需到提款機幫忙領錢,一天就可賺三至四千元,直到警方找上門,他才驚覺自己成為詐騙集團的車手,不僅血本無歸,還面臨詐欺、洗錢等刑責。
騙局2:兼差模特兒,先匯押金
剛畢業的小美則在求職網站看到「兼職模特兒」徵才訊息,對方自稱是知名經紀公司員工,要求先匯三千元作為拍攝高級服飾的押金,承諾日後與酬勞一併退還。然而,小美將錢匯出去後,等到的不是工作,而是一封「帳戶凍結」通知,接著對方再以幫忙解除警示帳戶為由,繼續要求再匯款,等意識到被受騙時,早已損失慘重。

上述兩起案例看似手法不同,實則都踩中了詐騙的共通陷阱:以「高報酬、低門檻、先付款」為誘餌,一步步引誘求職者落入圈套,最後不僅夢碎,還可能背負法律責任。勞工局就業安全科蔡郁俐股長提醒,面對誘人廣告,務必謹記「三要七不」原則:「三要──要確認求職公司存在性、要對廣告內容保持懷疑,要在面試前告知家人或親友自己的行蹤;七不──不繳錢、不購買、不簽不明契約、不飲用不明飲料、不辦卡、不從事非法工作、證件不離身。」她強調,隨時保持警覺、善用查證工具,就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原來不只是騙錢!也可能會偷走你的個資
蔡郁俐分享,勞工局曾處理一起求職申訴。雇主在面試時,以「方便錄取後立即上工」的理由,要求求職者先交出存摺與指紋。勞工局提醒,這類要求早已超出合理範圍,並涉及個資外洩風險。存摺、證件絕不可交由他人保管或離身,指紋等隱私資料就算是正式僱用後要求提供,也應該要衡量否合理。
類似陷阱還包括打著「除蟎師」、「行銷專員」等名義的推銷式就業。求職者一開始被迫購買價值十多萬元的設備從事推廣。雖然確實有工作,但不少人事後認為遭到誤導,投訴消保官後僅取回部分款項。勞工局提醒,正規企業通常會提供必要的訓練與工具,若必須自購高額設備,應謹慎評估其合理性與風險。

除了新聞上常見的「高薪海外工作」或「押金詐騙」等假打工真詐財案例外,勞工局接到的申訴中,最多的是「廣告不實」,像是徵才廣告聲稱月薪五萬元以上,實際簽約或領薪時卻發現數字大打折扣。蔡郁俐指出,民眾若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爭議,可撥打1999或洽詢勞工局專線 (07)812-4780。只要提供具體事證,勞工局將主動約談雇主,調查是否違反《就業服務法》,若查證屬實,將依法開罰,以保障求職者應有的權益。

「高薪待遇最容易讓人心動,但往往是詐騙的起點。」蔡郁俐直言,特別是社會經驗不足的年輕人,更應主動與家人、朋友討論職涯選擇,並保持高度警覺。若在到職後發覺「情況不對勁」,應果斷尋求脫身機會,並立即拍照、錄影或保存相關證據,及早止損,才能避免讓看似理想的工作,淪為人生惡夢的開端。
• 求職過程如遇爭議:
可撥打1999市政專線,或洽詢勞工局專線:(07) 812-4780。
如涉及海外工作糾紛,則聯繫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電話:0800-085-095。